题目内容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 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 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孙中山认为,"土地就等于空气一样,应该为大家公共享受,所以土地不能归诸私人,而应该归国家所有才对。"这种思想属于()。

A. 民权主义
B. 民生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扶助农工

史学家黄仁宇说:"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 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B.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