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没收一切私人的或团体的——豪绅、地主、祠堂、庙宇、会社、富农——田地、山林、池塘、房屋,归苏维埃政府公有,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及其他需要的贫农使用。 ——引自中共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 材料二: 1931年2月,毛泽东按中央决定指示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生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地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引自中共中央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 材料四: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引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请回答: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党在哪一时期的土地政策材料二对材料一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有什么改变你认为作此改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对事件的描述全都不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②这一事变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在西安事变中,何应钦希望轰炸西安炸死蒋介石,帮助共产党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⑥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最终接受中共的主张,其主要原因是认识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A. ①⑥
B. ①②④⑤
C. ④⑥
D. ③④⑤

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发展要先于经济的发展。

简析教育的经济功能及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