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鲁迅对他笔下的下层劳动人民形象,总是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以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哪个小说也是如此。A.《狂人日记》 B.《伤逝》 C.《孔乙己》 D.《采薇》
A.《狂人日记》 B.《伤逝》 C.《孔乙己》 D.《采薇》
B.《伤逝》 C.《孔乙己》 D.《采薇》
C.《孔乙己》 D.《采薇》
D. D.《采薇》
查看答案
3、“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一人生感悟出自 A.《幸福的家庭》 B.《伤逝》C.《我的失恋》D.《希望》
A.《幸福的家庭》 B.《伤逝》C.《我的失恋》D.《希望》
B.《伤逝》C.《我的失恋》D.《希望》
C.《我的失恋》D.《希望》
D.《希望》
2、《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的者是 A.李大钊 B.鲁迅 C.陈独秀 D.郭沫若
A.李大钊 B.鲁迅 C.陈独秀 D.郭沫若
B. B.鲁迅 C.陈独秀 D.郭沫若
C. C.陈独秀 D.郭沫若
D. D.郭沫若
1、文学革命始于
A. 1915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