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2个月。病情好转出院,作为主管护士对家长做好喂养指导。 因患儿住院,母亲焦虑而没有母乳分泌,嘱咐家长喂婴儿()。

A. 鲜牛奶
B. 酸牛乳
C. 蒸发乳
D. 羊乳
E. 婴儿配方奶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女性,1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背部疼痛”来诊。查体:步态不稳,双下肢乏力,走路须人扶,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大。血常规:白细胞32.5×109/L,血红蛋白52g/L,红细胞1.93×109/L,血小板31×109/L,外周血中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3型)。影像学检查:腹腔CT示胰、脾体积增大且密度减低,双肾体积增大。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柏林-法兰克福-蒙斯特方案(ALL-BFM)中,关于增强诱导化学治疗强度,叙述正确的是().

A. 强化治疗为化学治疗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B. 以BFM方案为基础,分为A、B两个阶段,连续16周,完全缓解率可达86%
C. 预防性颅脑放射治疗将照射总剂量降低至12Gy,以改善长期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D. 如果早期给予全身强烈化学治疗和较强烈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可以不进行预防性颅脑放射治疗
E. 维持治疗18个月比24个月全身复发率低
F. 蒽环类药物是ALL-BFM方案中诱导治疗及强化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G. 蒽环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并与该类药物的累计剂量相关
H. 现在的ALL-BFM方案中蒽环类药物累计剂量为120mg/m2

病历摘要:处方:胃蛋白酶10g稀盐酸20ml橙皮酊50ml单糖浆100ml蒸馏水适量共制1000ml. 以下关于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正确的是().

A. 本制剂可加入0.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
B. 处方中加入稀盐酸,可使胃蛋白酶溶解度增加
C. 一般要求pH值在1~1.5之间
D. 溶解胃蛋白酶时,不应用热水,以防失去活性
E. 本品亦可加适量甘油(10~20%)代替单糖浆,以增加胃蛋白酶的稳定性
F. 胃蛋白酶合剂必须用滤纸过滤至澄明
G. 为加快胃蛋白酶溶解,可不断搅拌
H. 稀盐酸起抑菌作用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6岁。近1日发热,皮肤可见较多皮疹,有丘疹、疱疹、水疱混浊,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 管理此类病人的原则是()。

A.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B. 早观察、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C. 早发现、早报告、早观察、早诊断、早治疗
D. 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E. 早观察、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孕39周出生,生后4小时。吸引器助产出生,出生时羊水粪染,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肌张力正常,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6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该并发症轻度者在最初24小时内的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兴奋、易激惹
B. 意识不清,反应迟钝
C. 拥抱反射活跃
D. 肢体及下颏颤动
E. 吸吮反射正常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