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7年)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 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
C.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D. 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2007年)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使用暴力强迫赵某与自己进行商品交易,造成赵某重伤。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强迫交易罪实行并罚
B. 乙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李某要求归还时,乙谎称摩托车被盗。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
C. 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
D. 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属于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吸收犯

(2008年四川)下列哪些情形依法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A.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死刑复核案件
B. 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C. 因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受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决定假释的案件
D. 追诉时效经过20年以后,仍有必要追诉的案件

(2008年四川)下列哪些行为应当以贪污罪论处?

A. 国家工作人员甲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收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
B. 乙受国家机关的委托经营某小型国有企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该国有企业的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
C. 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能退还
D. 国家工作人员丁利用职务之便,将依法扣押的陈某私人所有的汽车据为己有

(2008年四川)甲、乙、丙共谋要“狠狠教训一下”他们共同的仇人丁。到丁家后,甲在门外望风,乙、丙进屋打丁。但当时只有丁的好友田某在家,乙、丙误把体貌特征和丁极为相似的田某当作是丁进行殴打,遭到田某强烈抵抗和辱骂,二人分别举起板凳和花瓶向田某头部猛击,将其当场打死。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乙、丙均成立故意杀人罪
C. 甲不需要对丁的死亡后果负责
D. 甲成立故意伤害罪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