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免疫调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全身炎症反应亢进时,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
B. 全身炎症反应亢进时,不主张使用高特异的拈抗促炎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
C. 可以直接使用拮抗弹性蛋白酶、过氧化物酶、氧自由基的药物
D. 对于全身炎症反应低下确切证据者,可以尝试使用促炎物质
E. 合并全身炎症反应者也可以使用促炎物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背景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间距9m,普通梁板结构,三层楼板施工当天气温为35℃,没有雨,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多层板模板碗扣支撑,架子工搭设完支撑架后由木工制作好后直接拼装梁板模板,其施工过程如下:模板安装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刚度的碗扣式钢管作支撑,模板拼接整齐、严密。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整体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存在凹凸不平问题。钢筋绑扎符合规范要求。但是,当时市场上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00mm)的钢筋紧缺,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以保证整体受力不变。钢筋验收后,将木模板中的垃圾清理干净,就开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规范要求取样做试块,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在浇筑完后第二天开始浇水养护。10d后同条件养护试块送试验室进行试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超过了75%,施工单位决定拆除模板。拆模后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在梁板跨中部位分别采用了临时支撑。拆模后发现:(1)梁板的挠度过大,超过了规范要求;(2)混凝土局部有蜂窝、麻面现象;(3)露面混凝土局部有开裂现象。问题 试分析上述施工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事项,并写出正确做法。

患者,男性,56岁。因“头部创伤休克3h”入院。血生化检查:白细胞9×109/L。动脉向.氧饱和度(SaO2)62%。免疫学检查:C反应蛋白14mg/L。补体成分C3:4.20g/L。促炎细胞因子TNF-α大量增多。引起患者发生免疫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 患者体内促炎细胞素的异常增多
B. 患者体内抗炎细胞素的异常减少
C. 休克并发缺血缺氧引起
D. 感染引起
E. 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

机体发生免疫紊乱以后,有关免疫抑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加速凋亡
B. T淋巴细胞亚型由CD8向CD4漂移
C. 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和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
D. 调节性T绌胞分泌增加
E.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体征(临床表现)有

A. 发热
B. 休克
C. DIC
D. 急性肾衰竭
E. 肝脾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