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 界或大5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 ~ 2个监测点
B. 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
C. 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 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z 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查看答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预测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体自净能力最不利以及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应作为重点预测时期
B.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应作为重点预测时期
C.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以水质状况相对较差或对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最大的不利时期为重点预测时期
D.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以水质现状补充监测时期应作为重点预测时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B. 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 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
C. 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D. 对新建包含1 km及以上隧道I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预测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B.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C.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事故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D. 建设项目具有充足的调节容量,可只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包括()
A. 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
B. 通过排气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有分级排放标准
C.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mg/m3) ,无分级排放标准
D. 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趿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分级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