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乙、丙会打字,丙、了会开车,丁、戊会操作电脑,某单位需要这三项技术,则要选人最少,应选哪些人( )。

A. 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丁、戊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女性患者,50岁。因甲亢服甲巯咪唑1个月,近出现高热、咽痛。查体:咽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b110g/L,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4×109/L。该患者的初步诊断为()

A. 白细胞减少症
B. 药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
C. 淋巴细胞增多症
D. 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E. 以上都不是

下列对于脑叶出血描述错误的是

A. 常见原因有脑动静脉畸形、血液病、高血压、 moyamoya病等
B. 血肿常局限于一个脑叶内,也可同时累及相邻的两个脑叶
C. 与脑深部出血相比,一般血肿体积较大
D. 临床可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癎发作比其他部位出血常见,而昏迷较少见
E. 占脑出血的50%~60%,主要是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引起

女性患者,32岁,近1年来反复上腹部不适,伴反酸、烧心等症状,进食后缓解,每年春季和秋季发作,未系统治疗。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 食管钡剂X线检查
B. 上腹部B超
C. 食管测压
D. 胃镜
E. 血清胃泌素测定

DNA不但是生命的关键,而且极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关键。或者说,DNA主宰着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上的密码所决定的,这密码就是基因。有人估计人的DNA上有10万个左右的基因,每个基因都有它的固定位置和功能。但10万个基因也不是同时在发挥作用,有的开启着,可以随时运转;有的关闭着,暂不起作用。何时开启,何时关闭,都是由大自然预先“设计”和规定好的,生命就在 DNA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码控制的呢有没有“死亡基因”或“衰老基因”,有没有“长寿基因”呢死亡基因问题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DNA键上可能会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促进生命的衰亡。这是一道自杀性或自毁性的指令!现在学者们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积累了一些证据和线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确认之后,再进二步追踪,“死亡基因”就不难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去除或者封闭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可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从而导致死亡。也有一些学者假设存在,由这些基因指挥合成某些激素,使机体延缓衰老,常葆青春。昆虫中有一种由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虫期阻止虫体的形态变化,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不论蜕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虫状态。那么,在人类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这种“葆青激素”或“复壮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释活到190岁的长寿现象,如何解释某些老年人更新复壮的奇妙现象呢这虽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确实找到这类激素,便可追踪指令合成这些激素的“长寿基因”。迄今为止,也确实弄清了有一些基因与人类长寿有关,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这些基因能否称为“长寿基因”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对“死亡可以控制”的主要前提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找到“死亡基因”
B. “死亡基因”被确认是关键
C. 不让死亡基因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
DNA上有死亡基因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