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见某饭店生意红火便产生歹意,向朋友乙谎称该饭店老板丙欠了自己10万赌债未还,请乙协助索要,并承诺事成后给乙1万元酬劳,乙同意。某日,甲和乙以谈生意为名将丙诱骗至某宾馆,共同将丙扣押,并由乙对丙进行看管。次日,甲和乙对丙拳打脚踢,强迫丙拿钱。丙迫于无奈给饭店出纳小丁打电话,以谈生意急需10元现金为由,让小丁将钱送至宾馆旁一公园交给甲。甲指派乙前往取钱。小丁在约定地点见来人不认识,不肯把钱交给乙,乙威胁说:丙已被我们扣押,不给钱,我们就杀了丙。小丁不得已将10万元现金交给乙。乙回到宾馆,发现甲不在,丙倒在窗前头部受伤已死亡。乙吓坏,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归案。事后查明,丙因爬窗逃跑被甲用木棒猛击脑部,致丙死亡。 乙对丙的死亡后果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故意制作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 对
B. 错

甲被拘传后,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应以自首论。

A. 对
B. 错

2010年8月10日晚7时许,S市某居民小区内发生一起入室抢劫致人死亡案,死者为王某(男,1952年6月9日生,独居)。S市刑警大队民警小李和小杨在现场走访群众时,王某邻居陈某(女,1962年7月20日生,本地人)称当晚7时10分左右,曾看到一个剃小平头、大约30多岁、穿黑色T恤的男子在敲王某家的门。小区保安何某(男,1983年5月7日生,山东省籍)也反映,在同一时间段确实看见与陈某所述体貌特征相似的一名男子,骑一辆红色摩托车进出过小区。小李和小杨立即调取小区监控录像,经多方工作,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某(男,1982年5月11日生,无业),并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大队领导认为案情重大,立即决定对李某刑事拘留,上网追逃,并报本局局长同意在本省发布《通缉令》。8月15日,李某在外省C市被抓获归案后押解回S市。S市刑警大队立即在案发地派出所组织审讯,并全程录音录像,李某如实交代了罪行,后被送进市看守所羁押。在此期间,小李和小杨找到了证人陈某和何某,一起核实了发现李某的细节,分别制作了《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后,小李和小杨又出示了犯罪嫌疑人李某照片让陈某和何某确认,两人一致确认李某就是他们在案发当天见过的犯罪嫌疑人,小李和小杨据此制作了《辨认笔录》。 请指出公安机关及办案民警在上述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居住场所与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场所合一的,在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经营场所办理相关手续;在非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公民住所办理相关手续。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