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汉代关中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列与汉代关中水利事业相关的有①农民创造“井渠”②开凿郑国渠③王景治理黄河④合理规划灌溉渠道()
查看答案
《唐永徽元年(650年)严慈仁牒为转租田亩请给公文事》云:“慈仁家贫,先来乏短,一身独立,更无兄弟,唯租上件田,得子以供候命。今春三月,粮食交无,逐(遂)将此田租与安横延。立卷(券)六年,作练八匹。田既出赁,前人从索公文……谨以牒陈,请裁。”从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A. 均田制已经被废弃
B. 贞观之治徒有虚名
C. 民众存有契约意识
D. 自耕小农赋税沉重
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B. 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 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 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对材料所示制度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这是名义上的土地国家公有制
B. 战国时秦国首先推行后国力强盛
C. 直至宋代被贵族官僚地主破坏
D. 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租税服徭役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反映的耕作工具是()
A. 耦犁
B. 耧车
C. 一牛挽犁
D. 曲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