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女性,27岁,左眼睑下垂1年余,呈晨轻暮重变化,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据病史推测在查体时可能发现

A. 左侧眼球外展、内收受限
B. 左侧眼球上视、下视受限
C. 左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减弱
D. 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E. 左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男,37岁。自幼起咳嗽、咳痰、喘息,多为受凉后发作,静滴"青霉素"可缓解,10~20岁无发作,20岁后又有1次大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全身发紫、端坐不能平卧,肺部可闻及哮鸣音,静脉推注"氨茶碱、地塞米松"可完全缓解。自后反复出现夜间轻微喘息,每周发作3次以上,不能入睡,PEF变异率为35%。查体: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9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B. 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C. 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
D. 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E.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012)某年夏季,某县中心小学47名学生相继出现剧烈呕吐、上腹部剧烈疼痛、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有低热。调查得知发病学生在当天上午均吃过学校供应的课间餐(外购的奶油蛋糕),未吃者不发病。患者发病的潜伏期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6小时。引起此类中毒的食物除了奶制品、含奶糕点外,主要还有

A. 海产品
B. 蔬菜
C. 水果
D. 罐头制品
E. 肉类、剩饭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控制疫情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

A. 隔离伤寒患者
B. 停止供水
C. 对饮用水迅速采取氯化消毒
D. 迅速切断污染源
E. 加强饮用水的净化

男性,40岁,某印刷厂工人,因持续性腹绞痛,阵发性加剧而入院。患者自诉近五年来经常有腹绞痛发作,部位多在脐周,发作时尚能坚持工作。但近一年来,腹痛发作频繁,发作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在地上打滚,并伴有头痛、头昏、乏力、关节酸痛。体查:一般情况尚可,体温正常,面色苍白,牙龈有色素沉着,眼底动脉痉挛,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患者从事的工种最可能是

A. 检字
B. 印刷
C. 浇板
D. 仓库保管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