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8日,39岁的赵新与邻居发生纠纷,争执斗殴中,他持刀将对方砍伤。2003年6月,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他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7月1日,市社区矫正试点全面展开,赵新被列入其中,成为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是( )。
A. 找来与其发生纠纷的邻居,对其进行批评
B. 对他的问题不作正面回应,防止他情绪波动
C. 劝他在缓刑期间少管闲事,好好反省自己
D. 安排他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同时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查看答案
小丁是一位残疾人,在经过几番周折后参加某公司的就业培训,但由于身体原因,培训过程中不慎被工作机器弄伤了胳膊。小丁向公司有关部门寻求赔偿,但公司负责人拒绝给予任何赔偿,理由是小丁还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小丁无奈之下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给予相关的法律援助和支持。如果由你来介入这个案例,你认为需要协助小丁解决的问题属于( )。
A. 就业难问题
B. 交往难问题
C. 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D. 经济困难问题
《报关员资格证书》由海关总署统一制定,在全国范同内有效。 ( )
A. 对
B. 错
老李半年前把孩子从农村转到城里读小学,为了能支付孩子的学习和养家费用,老李白天在建筑工地工作,晚上给工地看大门,非常辛苦,时常因生活习惯和学习上的事情与孩子争吵。最近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不讲卫生,破坏班级的秩序和环境。老李批评了他,他还与老李顶嘴,这令老李既生气又伤心,无奈之下,求助社会工作者。针对老李家的情况,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宜开展( )。
A. 家庭行为学习
B. 家庭心理健康交易
C. 家庭支持
D. 家庭情绪管理
10岁的玲玲母亲五年前去世,后来父亲又在单位机构改革中下岗,于是整天酗酒度日。每次酒醉之后都冲玲玲发脾气,甚至用鞭子抽打,经常打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一天她放学回到家中,刚喝完酒的父亲拿着大棍子在门口要朝她打过来,玲玲吓得赶紧往外跑,打电话向警察求助。随后警察将父亲带走,学校社会工作者经过多方协商,送玲玲到伯父家中寄养了半年。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属于( )。
A. 支持性服务
B. 保护性服务
C. 补充性服务
D. 替代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