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者,女,51岁。上腹痛20小时,以左上腹为著,伴腹胀。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T37.6℃,P90次/分,BP120/7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剑下偏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弱。WBC18×109/L,N92%;AMY700U/L。 初步诊断为()
A. 急性胆囊炎
B. 急性阑尾炎
C. 急性胰腺炎
D. 急性肠梗阻
E. 上消化道穿孔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请为农村某5岁男童做出合理的膳食安排。 早餐和午餐的能量与营养素供给,分别占全天推荐供给量的()。
A. 25%、35%
B. 25%、40%
C. 30%、35%
D. 30%、40%
E. 35%、35%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45岁,10年前患乙型肝炎,5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血压75/45mmHg,脉搏110次/min,急诊抢救后病情稳定,未见再出血表现。 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提示急诊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腹腔积液明显,GPT时常升高,有时巩膜黄染。)()
A. 长期保肝治疗
B. 选择脾切除,门脉周围血管离断术
C. 选择脾切除
D. 保肝的同时长期静脉注射止血药
E. 保肝的同时反复内镜硬化剂注射或长期普萘洛尔治疗
F. 即刻手术
案例分析题病史:某医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一个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查体:体温38.2~39℃间,已持续一周,无明显诱因,乏力,伴有腹泻,后转入传染科治疗。转科不久,医生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背部出现皮肤卡波氏肉瘤,视力下降,后左眼失明,体重减轻。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减少,CD4+/CD8+为0.5(正常范围为1.8~2.2)。六个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记载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派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为史,无输血或静脉吸毒史。 近年治疗患者所患疾病常用齐多夫定(ZDV)与indinavir联用,后者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病原体的蛋白水解酶
B. 抑制病原体的逆转录酶
C. 阻断DNA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位点
D. 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止病原体侵入易感细胞
E. 作为核苷类似物阻断病原体复制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82岁,症见双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右小腿为重,右小腿肌肉萎缩,右足大趾变黑坏死,高血压病史40年。 该患者诊断应为:()
A. 雷诺病
B. 大动脉炎
C. 糖尿病性坏疽
D. 动脉硬化闭塞症
E. 肢体动脉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