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保险公司理赔 (2)构成共同犯罪 (3)利用职务理赔8万与朋友平分 (4)保险机构人员投保自己汽车 (5)唆使朋友烧毁自己汽车
A. 5—1—4—3—2
B. 4—5—1—3—2
C. 4—3—5—1—2
D. 5—1—2—4—3
很多学者都谈到勤奋和坚持这两者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假如有人问:治学有没有诀窍那么我想,勤奋和坚持就是最基本的诀窍。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这是中国的古话。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当然,勤奋和坚持是不可分的。事实上,勤字中间就包含了恒的意思,譬如我们劝人多读书,决不是希望他读一本书,读一天书,而是希望他天天读,持之以恒,把每天读书养成习惯。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 勤奋和坚持的重要性
B. 治学的诀窍
C. 勤奋和坚持不能分开
D. 勤能补拙,业精于勤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官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曰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 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 杜诗中“陇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 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从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开始,人类走向航天空间有40余年了,3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至今外层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碎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本文采用“太空垃圾场”的比喻.旨在说明 。
A. 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B. 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
C. 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D. 高新技术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