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砌体承重结构,底层砖墙370mm厚,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地质条件如下:地面下3.5m厚黏土层,物理性质指标:γ=18.6kN/m,ωL-=39.4%,ωp=23.2%,ω=26.6%,ds=2.70,Es=6.9MPa,fak=200kPa。其下为淤泥质土层,物理性质指标为:ω=52%,Es=2.3MPa,fak=76kPa。上部结构荷载效应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Fk=210kN/m,Mk=40kN·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Fk=235kN/m,Mk=55kN·m试设计该基础(基础底面埋深可取2.0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0;100厚混凝土垫层C10;混凝土轴心抗拉设计强度ft=1.1N/mm2;钢筋采用HPB235,钢筋强度设计值:fy=210N/mm2)。 若基础宽度b=1.8m,在最大基底压力一侧,基底边缘最大净反力Pjmax=256kPa,在墙边缘基底净反力Pj=125kPa。计算该基础底板承受的最大弯矩最接近()。
A. 54.3kN·m
B. 86.5kN·m
C 106.5kN·m
D. 148.3kN·m
查看答案
[55~57]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5m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γ=18.0kN/m3,地下水位以下γ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130.5MN。 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
A. 205kPa
B. 235kPa
C. 215kPa
D. 145kPa
如图所示重力式挡土墙,墙背直立、光滑、填土面水平,墙高6m。填土资料如下:①填土面作用有连续均匀分布荷载q=10kPa;②填土由两层土组成,第Ⅰ层土为黏性土,γ1=18kN/m3,ck=10kPa,=20°;第Ⅱ层土为砂土,=30°,γ=18kN/m3;③填土中有地下水,地下水位在砂土表面,砂土饱和重度γsat=20kN/m3。计算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 只考虑③,填土是均匀的砂土,有地下水,无均布荷载,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最接近()。
A. 105kN/m
B. 134kN/m
C. 128kN/m
D. 141kN/m
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重度 16.0kN/m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黏粒含量ρc=14%,饱和重度19.6kN/m3,Es=7.20MPa,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黏土:重度19.0kN/m3,Es=2.40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5kPa。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处,可取基底埋深d=2.0m。 基础为框架内柱下矩形台阶基础,矩形柱500mm×500mm,基础底面尺寸4.5m×4.5m,基础高度900mm,100厚C10混凝土垫层。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轴心力设计值F=3200kN,计算得基础底面反力P=198kPa,底面平均附加压力Po=166kPa。矩形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基础底板钢筋HRB335。计算: 验算软弱下卧层时,淤泥质土层的地基压力扩散角应为( )。
A. 6°
B. 20°
C. 23°
D. 25°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柱截面500mm×500mm。基础埋深2.0m,经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230kPa。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18.0kN/m3。基础混凝土为C25,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27N/mm2;钢筋采用HPB235,fv=210N/mm2。基础下做100厚C10混凝土垫层,基础台阶拟采用阶梯形,每阶高度300,基础总高度900m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Fy=2780kN。 如果基础底面尺寸采用4m×4m,则可以计算出基底净反力为()。
A. 173.8kPa
B. 222.6kPa
C. 138.5kPa
D. 168.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