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①“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变为成语就是四个字“好为人师”,用以批评那些不谦虚,喜欢以教育别人姿态出现的人。 ②其实,在不少情况下,“好为人师”并不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你的知识比某人多,经验比人家丰富,在别人需要的情况下,给别人作些知识传授或经验介绍,不是应当称颂的吗 ③一个人长了嘴巴,不说话就是“失职”,遇到别人在认识上有缺陷或错误时,能抱着同志式的热忱,给以教育和帮助,是应当提倡的。比如,你看见人家写错了字,告诉他一声,这个字应当怎样写,这样“好为人师”,人家是欢迎的。 ④另一种立意,可以把“师”理解成“教师”,教师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有些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加之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多不愿当老师,而那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人,“好为人师”,则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本是一名工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一共向各级政府部门打了二十几份申请报告。近年来,有的地方在高考时,师范院校提前招生,有的地方在高校录取时,师范院校降档录取,无疑都是在鼓励考生“好为人师”。 ⑤还可以将“好”的意思理解为努力、认真的意思。即,要好好地当个人民教师。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一部分教师跳槽改行,“下海”经商,另一部分教师人在课堂,心在市场,以本职工作为副,以第二职业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是应当否定的。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关心教师,使之“好为人师”;另一方面,当教师的要立足本职,当好教师,不能误人子弟。 在本文中作者倡导的“好为人师”应具备的条件,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 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经验、助人为乐的热忱、忠于职守的道德风范、努力投入的奉献精神
B. 谦虚的美德、丰富的知识、助人为乐的热忱、忠于职守
C. 丰富的知识、擅长讲话、乐于助人、热爱本职工作
D. 丰富的知识、助人的热忱、反传统精神、努力奉献精神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而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该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之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节自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第3自然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该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B. 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
C. 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D. 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已用颜料和柔软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请根据“给定资料1”,用精炼语句概括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患者,女性,53岁。1个月来乏力、纳差,上腹不适,腹胀,1周来皮肤瘙痒。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 提示:既往体健。发病前1周因感冒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否认肝炎及接触史。饮酒1~2次/周,2~3两/次。 问题2: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该病人的诊断 1.血红蛋白 2.血转氨酶 3.肾功能 4.血胆红素 5.血淀粉酶 6.肝炎病毒指标

背景 某水利枢纽工程由电站、溢洪道和土坝组成。主坝为均质土坝,上游设干砌石护坡,下游设草皮护坡和堆石排水体,坝顶设碎石路。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述事件: 事件1:项目法人委托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于大坝填筑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质量监督机构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了该工程质量检测任务。 事件2:土坝施工单位将坝体碾压分包给具有良好碾压设备和丰富经验的乙公司承担。合同文件中,单元工程的划分标准是以40m坝长、20cm铺料厚度为单元工程的计算单位,铺料为一个单元工程,碾压为另一个单元工程。 事件3:该工程监理单位给施工单位“监理通知”如下:经你单位申请并提出设计变更,我单位复核同意将坝下游排水体改为浆砌石,边坡由1:2.5改为1:2。 事件4: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结论为:本单位工程划分为30个分部工程,其中质量合格12个,质量优良18个,优良率为60%,主要分部工程(坝顶碎石路)质量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达到优良;原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3%。所以,将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 事件5:该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由监理单位填写,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由施工单位主持。工程截流验收及移民安置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 问题: 土坝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实际为优良。依据水利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的有关规定,简要分析事件4中验收结论存在的问题。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