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提出“组织跟随战略”这一命题的管理学家是( )。

A. 安索夫
B. 迈克尔波特
C. 西蒙
D. 钱德勒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控制环节不包括( )。

A. 制定控制标准
B. 用标准衡量绩效
C. 控制能力的培养
D. 采取矫正措施

按照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理解,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

A. 企业工作环境
B. 职务责任
C.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D. 技术监督系统

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是( )

A. 人才强国
B. 科教兴国
C. 科技创新
D. 改革开放

华为辞职事件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专业人士指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重要的劳动立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提出新的挑战。新法十四条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使企业担心,这可能意味着“铁饭碗”时代重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除非本人提出例外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据2007年10月媒体报道:华为公司于9月通过鼓励员工辞职方案,自10月起共计超过7 000名拥有8年以上工龄的老员工面临“先辞职再竞岗”的安排——由个人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基本不变,薪酬略有上升。 华为公关部表示,因为《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新的要求,所以华为公司正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作一些调整,“在学习、理解《劳动合同法》后,有部分主管和老员工自愿提出辞职,重新接受公司的挑选”。针对媒体报道的“耗资10亿元”和“涉及7 000多人”的数字,华为方面称,补偿金额将达数10亿元,而调整的范围将小于7 000人的规模。 媒体报道此事后,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些专家表示,华为此举用意十分明显,即规避新《劳动合同法》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负担,而华为方面则表示,此次人力资源调整属于正常企业行为,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加适应《劳动合同法》;二是消除“工号文化”的副作用。华为根据员工进入公司的时间和职务,为每位员工编排工号,进公司早和职务高的员工工号排位明显靠前,创始人任正非的工号就是001。工号的存在导致内部分配不和谐,因此,此次调整“将更有利于新老员工关系的和谐”。 针对有媒体报道“华为让万人辞职、重新签订合同”一事,华为公司称“辞职完全属于员工自愿,没有公司强迫行为。绝大部分员工会通过竞岗回到原来岗位”;并且华为是“认真学习、理解、坚决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使华为的用人制度合法、规范,并富有竞争力”“没有侵犯员工权益”。 然而,事情的进展也许出乎华为的预料。由于辞职事件正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全国总工会先后表示密切关注华为辞职事件进展,并已展开调查。媒体上围绕这一事件的讨论仍在继续,多数都对华为的做法提出猛烈抨击,并主张政府出面制止,避免产生负面的“辐射作用”。 但也有人认为,华为的做法并没有违背法律,甚至对任正非的“风险预测与风险管理能力”表示赞赏,指出政府出面干预企业应该慎重。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某负责人表示,《劳动合同法》根本不会对企业的正规裁员造成冲击。华为同时让7 000员工辞职,并给予经济补偿,实际上即便这些员工今后满10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假如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需要给予辞退的话,同样是以“N+1”(N为工龄)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偿,并不会加重企业负担。“只有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任意裁员,才会对员工作出最多双倍的赔偿。华为的做法只是将这笔经济补偿提前发放而已,而本来可以续约、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员工也同样给了补偿金。” 11月7日,华为方面表示辞职事件已经结束,并重申其做法并非针对新《劳动合同法》。 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的“工号文化”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