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3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今年春节前求助者的父亲在老家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将母亲接来同住。最初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妻子和母亲还能够和平相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孩子的培养教育都能成为两人争吵的话题。求助者夹在两人之间感到非常为难,母亲的到来确实打破了家中原有的秩序,但求助者不忍心将母亲送回老家,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另一方面,求助者对妻子感到有些内疚的同时,也埋怨妻子不能体谅自己的苦衷,不能对老人宽容大度。现在,求助者一想到家里的事就觉得头疼、心烦,饮食、睡眠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不知道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主动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与妻子是大学同学,结婚8年,有一个5岁的女儿。女儿出生后妻子在家做全职太太。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请简述修通阶段常用的方法及目的。(30分)
查看答案
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外企员工。案例介绍:求助者高大英俊,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求助者与女友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时确立恋爱关系,两人相恋5年,感情融洽,已谈及婚嫁。三个月前,求助者正准备为结婚购臵婚房的时候,女友却突然提出分手,理由是两个人不合适。求助者竭力挽回这段感情,但女友坚持分手,这让求助者受到很大打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想起结婚的事就郁郁寡欢,心情烦躁。最近食欲下降,经常失眠,工作时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有时还喝闷酒。时常向家人发脾气,说家人不能体会他的心情,不够体谅自己。家人担心他一直这样消沉下去,劝说他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比较溺爱,好强。 单选: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调整求助动机,应该在心理咨询的( )进行。
A. 诊断阶段
B. 咨询阶段
C. 巩固阶段
D. 提高阶段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工人。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两年,因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最近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争执,目前处于“冷 战”状态。求助者感觉非常苦恼,主动前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求助者:我们俩总是吵架,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失眠、健忘,还经常忍不住要发脾气,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影响工作,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吗 求助者:我们两地分居,见面机会少。我一直建议他使用微信、QQ什么的,好方便我们视频联系。可是他嫌浪费时间、精力,就是不用。所以我们只能电话联系,还总是我打给他。最可气的是,他的电话还经常占线。后来发现他那是在跟别人聊天。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好多次,可他说是跟同事谈工作。我现在一听占线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曾跟他说,再这样没法跟你过了。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理他了,他也不主动找我,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是因为什么生气呢 求助者:我对他那么好,可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我觉得他不爱我了。 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 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 心理咨询师:他对你其它方面都不好吗 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和我的父母都挺好。 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儿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的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下次咱们再接着谈好吗 求助者:好吧。谢谢您。 单选: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B最主要的是( )。
A. 丈夫应该主动给我打电话
B. 丈夫应该像我关心他那样关心我
C. 丈夫不该总跟别人聊天
D. 丈夫不该因为小事与我争吵
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已婚,会计。案例介绍:求助者在3个月前突然发现丈夫有外遇,精神上受到强烈打击,从此每天痛哭流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认为自己全完了。尽管丈夫认了错,但她仍想离婚,认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现在,如果丈夫回家晚了,她就再三审问,脾气越来越大。夜晚休息不好,白天上班打不起精神。做事心不在焉,以致工作上出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情绪更加烦躁不安。为了摆脱苦恼前来求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齐,但愁眉苦脸,坐立不安。说话时条理清晰,说到伤心处情绪激动,多次哭泣。求助者出生在干部家庭,妈妈脾气大,经常向她发火。她从小就小心谨慎,好朋友不多。 单选:本案例中,如果咨询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的重点应该是( )。
A. 请求助者丈夫一起来咨询
B. 找准引发求助者心理困扰的事件
C. 教求助者缓解情绪的方法
D. 调整求助者对于事件的看法
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某公司副总经理。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好!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的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莫名其妙地紧张和担忧,在单位有时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下属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呢 求助者:2个月左右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吗 求助者:具体原因我也说不准。其实最近我们公司的老总看我工作很辛苦,嘱咐我多注意休息,还为我增加了两个助手,让我指挥他们去做各种具体的事。 心理咨询师:您的意思是说您最近的工作负担减轻了。我觉得对您来说是件好事啊! 求助者:可是看着助手做事我总是着急,怕他们没有经验做不好,影响公司的业绩。有时我勉强控制住自己不对他们发脾气,但就会胸闷、心慌、出虚汗,手脚也不自主地颤抖。一天下来,感觉头紧头胀,脖子僵硬。我的朋友说我可能是焦虑症,所以我就到您这儿来了。 心理咨询师: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我能体会您的感受,也为您的情况着急。我想问您一下,您布置的工作助手们都不能很好地完成吗 求助者:也不是。布置给他们的工作基本都能完成,只是我觉得他们没有我的工作效率高、不如我做得圆满。 心理咨询师:感觉您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求助者:是。从小父母对我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希望我的下属也像我一样把所有工作完成好。您现在能理解我为什么看他们工作时总是紧张和担忧了吧 心理咨询师:是的。我现在对您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针对您的情况,我今天想先教您做放松训练,希望您学会后每天坚持练习;另外,鉴于您现在的年龄,我建议您到医院做一下检查。 多选: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到医院检查的目的可能是( )。
A. 想排除躯体疾病
B. 违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C. 有利于明确诊断
D. 超出了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