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为预防高发的家鼠型疫区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对16~60岁人群采用抗汉城型汉坦病毒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在接种1万人中发现2例荨麻疹,6例全臂水肿 对此反应者应进行()
A. 密切观察
B. 对症治疗
C. 采取脱敏疗法
D. 宣传教育
E. 隔离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合理()
A. 吸氧
B. 下胃管给予一定量的饮食
C. 20%甘露醇脱水
D. 亚冬眠疗法
E. 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区工业厂房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附近时,基坑一侧边坡大量土方突然坍落。施工人员发现基底局部存在勘察资料中未注明的软弱土层,并向项目部汇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经验决定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处理,并对基坑侧壁加设支护。由于处理方法正确,支护效果良好。事后,处理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认可。经计算,共增加施工成本l2万元,影响工期1Od。事件二:设备基础施工时,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施工人员电话通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因外出考察无法到场。施工人员对商品混凝土取样送检后,进行了浇筑作业,并在事后将混凝土检测报告交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结果为合格。拆模后,检查表明设备基础局部由于漏振出现了少量空洞。事件三: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发现由于测量放线误差,设备基础位置偏移了150mm,导致设备无法安装。施工单位不得不拆除设备基础并重新施工,增加成本8万元,影响工期15d。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事件三按照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 纠正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处理程序。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2岁,河南人。10天前随父母到广州,4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体温约39℃,2天前体温曾降至正常,昨晚再次发热,不喜抱,卫生所急诊肌注退热针左侧下肢不能站立,针刺有反应,膝反射减弱,周围血象白细胞数为5.8×10/L,分类计数N58%,红细胞为5.2×10/L,血小板为183×10/L。 该病的正确治疗,不包括()
A. 应用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帮助肌肉功能的恢复
B. 瘫痪停止进展后,应用加兰他敏及地巴唑促进神经肌肉的传导
C. 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D. 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
E. 病程半年后,如瘫痪肢体未恢复造成畸形时可手术矫正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 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现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 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有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
D. 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 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