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某工业企业拥有一宗土地,因融资需要,计划以该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并于2007年9月5日委托某评估公司进行土地价格评估。该企业所拥有的土地位于华南H市,远离城区,为独立工矿用地,总面积1500m。宗地西高东低,地下水位适中,东南角有一自采水井,用于企业生产生活取水(附近无市政供水管网);宗地为多边形,不规则,北段边界为弧形,种植有3m宽的挡风树木,四周有砖混围墙;宗地为红壤软土,种植本地草种,内有十字形道路,外有2km长的自建道路与某国道相连;宗地内有11栋建筑物,其中,办公楼1栋,仓库3栋,车间3栋,宿舍楼2栋,综合服务楼1栋,变电房1栋。企业用电来自3km外的变电站;企业通讯网络及设施齐全。土地使用无特别限制。 若该宗土地为国有划拨,由于不在基准地价覆盖的范围内,所以评估时直接参照基准地价最末级修正,并确定市场价为154元/米。又由于所处区域属于《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11等,其最低价标准为144元/米,评估公司从保守原则出发,将结果调整为144元/米,并按照70%抵押折扣率折算,扣除40%土地出让金,将评估结果确定为60元/米。列出上述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点。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开发商于2009年6月在B市以公开拍卖方式取得一宗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70年,容积率为2。2010年10月,在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开发商通过对小区规划土地利用率和成本的分析,觉得容积率可以适当提高。后经规划部门同意,将容积率调整为3。根据出让合同的有关条款,如果在3年之内适当调整规划按照对历史情况的补充处理,不作为重新供地批复,所以开发商按照当地政策补交地价,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当时针对补地价的计算方式曾有以下不同的主张。算式1:补地价(总价)=增加容积率后的总地价-原容积率下的总地价算式2:补地价(总价)=增加容积率后的总地价-原合同出让价算式3:补地价(单价)=(增加后的容积率-原容积率)×原容积率下的楼面地价算式4:补地价(单价)=(增加后的容积率-原容积率)×原合同出让价的楼面地价最后经过协商并报地价委员会,按照算式1进行补地价。 该开发商补交地价前,需要补办哪些主要手续?

皮内注射时,其正确的进针角度是持穿刺针与皮肤呈()

A. 5°进针
B. 25°进针
C. 60°进针
D. 15°进针
E. 30°进针

女,66岁,正在输液,突然主诉胸部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前区闻及一个响亮持续的“水泡音”,应考虑患者发生了()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肺水肿
D. 右心衰竭
E. 空气栓塞

男.50岁。有吸烟史,咳嗽两个月,痰中带血两周。胸片示左肺上叶有1.5cm×2.0cm病灶。患者入院后入睡困难,易觉醒。引起患者睡眠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A. 年龄
B. 生理因素
C. 病理因素
D. 心理因素
E. 环境因素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