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商兴盛的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相当发达,读书人没有不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更没有人会在考上了秀才、举人、进士,或成为儒家学者后弃儒从商的。即使科场不利,一般也会选择教馆授徒,或“耕读传家”,也不会当商人。( )
查看答案
在明清时期的徽州,事情发生了变化,“儒行”的践行者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人群体中。徽州商人热衷于种种儒行善举,以实际行动向儒者看齐,反映了其行为背后的精神因素。( )
徽商在商业经营中强调要义利结合、以义致利,不取非义之财。在他们的逻辑中,以诚待人、以义为利更容易经商成功。( )
徽商强调在经营成功后要以利践义。徽州为宋代大儒朱熹籍贯所在地,儒教精神尤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深入人心,已经渗透到最底层。徽州人虽然在生活方面很节俭,但在礼教与义举方面的开支非常大。( )
在当时的条件下,水运是最便利的运输手段。从徽州出发的交通路线非常方便,沿新安江而下,经富春江、钱塘江,即可到达杭州,进入浙江最富庶的杭嘉湖地区。通过内河航道,还可连接江苏的苏、松、常、太各府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