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南港电子公司
南港电子公司坐落在中国沿海一个大开放城市,是制造精密电子仪器的合资企业,到1992年底为止,正式合资已近一年了。总经理保罗?马洛面对着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发生的问题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公司在这一年时间里已取得相当成绩,某项主要产品获得了国际权威电子机构认可的质量合格证书,前不久美国一家杂志的记者来访,保罗还大谈一通公司进展;忧的是工人们的不满情绪溢于言表,不仅牢骚很多,而且工作消极被动。他就曾亲眼见到一些工人上班时间打瞌睡,有人甚至坐在机床上休息。中国人简直是个谜,不但跟美国人大不相同,就跟他打过交道的几个东南亚国家的工人也不同。近来居然有30多名工人正式打报告要求调回原单位,听说还有更多人有此意向,这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必须下决心及时加以解决,记得有人曾提醒他,到中国搞管理要注意文化差异,但他觉得,问题在于这些中国人的思想认识跟不上西方的现代管理方法。
合资前后
南港电子公司是由中、美、港三方合资的企业,首期投资额为3千万美元。中方由南江电子总公司出资入股,占50%股权;美方由BW公司出资,占股权35%;港方DK公司占股权15%,厂址直接设在南江电子总公司下属的南江导航雷达厂,干部与职工也大多是雷达厂的原班人马。
该雷达厂前身791厂原本是一家生产海军用雷达的军工企业,80年代初军转民时,成为电子局下属综合性电子企业“南江电子总公司”的一家分厂,原厂里的大部分现役军人也都直接转业,继续留在雷达厂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等政策的不断深化,南江电子总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大,技术力量的发展已跟不上形势。1988年,为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南江电子总公司开始积极寻找合资的外商伙伴。他们首先找到的是香港的DK公司,该公司与美国大型电子企业BW公司有传统的联系,BW公司是名列美国500强之一,享有盛誉的跨国性大企业,其电子产品中也不乏军工用品,与国防机构联系较多。通过DK公司引见,南江与BW公司历经为期3年的谈判,终于达成三家合资协议,1991年1月,正式宣告“南港电子公司”成立。南江电子总公司的总经理兼任合资企业董事长,BW公司的保罗马洛被任命为总经理。中方的李立三和港方的何冰清分别担任主管生产和财务的副总经理。由于何冰清是位资深的财会专家,经验丰富,因而兼任公司的总会计师。
李立三原是南江导航雷达厂的厂长,1962年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电子系,后被分配到海军,从事技术工作。70年代初,被提拔为管理干部,直到1979年担任起了791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成立南江导航雷达厂时,他又被提升为厂长。
保罗今年58岁,曾在海军服役,担任技术军官,退役后加入BW公司,一直从事电子产品的销售,作过地区销售经理,也曾在马来西亚等几个东南亚国家中BW公司的分公司担任过总经理,成绩可观。他知道BW公司在中国投资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及廉价劳力。初访南江导航雷达厂时,保罗对那里的技术力量和产品质量印象很深,但该厂的管理很落后,基层管理者整天在一线干活,像个高级技工,责任不明、赏罚不清,大锅饭现象严重。他决心向南港推行西方的管理制度,改变现状。
在合资的过程中,原南江导航雷达厂的工人、干部可自愿与新公司重新签定合同,不愿签合同者,回南江电子总公司重新分配。
由于南江电子总公司历来效益不错,职工福利在该地区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很多职工对是否参加合资企业犹豫不决,加上传统的认为合资企业工作无保障,更使一些工人下不了决心。在此情况下,南江电子总公司决定保证合资企业中原雷达厂职工(新招聘者除外),可享受南江电子总公司原有的一切待遇,并且一旦被合资企业解雇,南江电子总公司将负责重新安排工作,最后,原1082名雷达厂职工中,有887人与新公司正式签订了合同。
合资后,公司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总监以上的正职均由美方派人担任,正职经理也部分由美方担任;对中方管理人员也进行了重新安排,除上层管理者由总经理任命外,对基层管理者采取了“优化组合”的方式:经理任命主任,主任再挑选手下的班组长和工人,落选的前雷达厂干部到基层当工人。
保罗还亲自与负责人事与培训的经理罗宾一道,为主任及经理们制定了严格的职务说明,规定他们不许亲自干工人的工作,要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来。同时,他们制定并实行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公司自上而下共分18级,总经理倡(总经理为18一17级,总监为16-15级,经理为14-12级,主任为11一9级,工人为7一1级;在工人的级别当中,每一部门有相应的名额比例,只能按比例提级。为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在级别工资上也拉开档次,保罗希望通过打破原来工人与管理者收入差别不大的传统,刺激管理者真正承担起责任来。合资后工人与管理者的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每月工人与主任的总收入差可达300元左右。
合资以来的问题
据大致了解,公司中约有200人不满现状,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主任和经理们严格的控制,任务还勉强可以完成。
保罗对此觉得不可思议,他想:“合资后工人的工资普遍至少增加了1/3,他们不但不好好干活,居然还有人要走。要走吗,我们并不恐惧,总归有的是后来人,但也不应该便宜了他们。如今他们走了以后还可到南江电子总公司找份好工作。合同中的这一条,当初定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如果没有这条后路,看他们还闹着要走?合资以后招来的那些人,就听话多了。”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各方面的意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保罗从某咨询机构请来一位调查员,以中方代表的身份,听取各层次人员对合资以来公司经营的意见和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调查员向保罗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如实反映了各个层次人员的想法,其中令保罗感到意外的是,中上层管理人员也牢骚满腹。
李立三:“我虽是中方最高层干部,却没有实权,几乎是一个形同虚设的傀儡,最多只能执行一点总经理布置的具体工作,他不了解中国情况,表面上愿意听取我的意见,实际上是我行我素。公司里一些重要职务都有美国人顶着,中方人员权力很有限,我毫无办法,一切只好由他们去吧。保罗说:'合资协议上明确规定要学习美国先进管理技术。'我说,规定是学你先进的一面,不先进的学个啥?他说美国的还能有不先进的?那好,这回我倒要看看美国'先进的'管理方法到底有多大神通!”
王应洪(生产部经理):“我们这位美国部长简直是'太上皇',什么都是他对,经常大发雷霆,武断得很。他瞧不起咱中国人,常对工人大喊大叫,好多工作我们明明干得不错,偏要再去美国高价聘请一些洋技工来,他们的技术也不比我们高明,工资却高出我们几十上百倍,很多人对此不服气。再说,我们现在用的许多东西都从美国进口,连拖把、扫帚、工作服也要进口,这不是浪费吗?说是引进新设备,合资一年了,没见多少新设备,却进口不少零部件,有些零部件明明我们国内也有,质量也不差,他们这是向中国销产品,花这些钱,我们觉得心痛。光叫中方干部学现代管理,我看他们老美自己首先就该学。”
安启文(一车间调试工段主任):“我原在海军服役,后来到791厂工作,我们的优良传统是官兵一致,干部带头。如今这儿的美国人要求我们不要干具体活儿,只能搞管理,说是'给你高薪不是要你作高级技工,而是要你管理。'可哪有那么多管理工作?再说这么一来,疏远了群众,大家有怨言,'钱多拿那些。还甩大袖子,整天别个步话机逛悠:'我们自己也过意不去。”
李明仁(四车间总装工段五级工):“刚来时挺高兴的。以为能多挣点钱,但如今钱拿的并不多,比对面的合资饮料厂少拿多了,活儿却重了不少;并且公司根本不重视我们,对工人也不关心,烘干组工人整天高温作业,加热炉还是半自动,但根本不让工人们休息,稍微坐一会儿,就说你懒,最后干脆连凳子都给撤走了。合资前我们不但可以坐下休息,车间还有报纸可阅读,现在倒好,有事没事也得站在那儿,当官的只知道监视工人,你干活儿他看不见,伸一下懒腰他肯定就会走上前来。”
施万春(二车间三级工):“现在七级、五级的位置都是满的,干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混上个七级工,主任那么年轻,这辈子算是没希望了。说是按考试成绩定级别,成绩也不公布,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只是个三级工,刚招聘来的小翻译却都是五级工。有的三级工技术并不比五级工差,实际上很多三级工都在干五级工的活儿,拿三级工的钱。不干吧,说你不服从领导,要扣分;干吧,又觉得生气。”
刘长惠(四车间质检员):“以前我们是主人,还有职代会可以发表意见,现在强调一级管一级,有问题逐级上报,这一弄,我们从主人变成了雇员。以前工人可以直接找厂长解决问题,现在只许找主任,主任给不给你向上反映,会不会走样,有没有人听,谁知道,合资快一年了,很多人还认不出哪一位'老外'是总经理。”
“也不知道公司里是谁说了算,外国人说制度都是中国人定的,而中方干部则什么都是'外国人说的',我们这些小工人只有闭眼干活儿的份儿;时间长了,也懒得管那么多,上面叫干什么,咱就干什么,只要月月能拿到钱就行了。”
结尾
从合资的第一天开始,保罗就信心十足,他希望将南港电子公司建成世界级企业,在发展内部能力的同时,他也致力于国内外市场的开发。一年来,的确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并且前景十分乐观。然而面对现存的问题,保罗也意识到,要巩固现有成绩,取得更大的进展,必须改变现状。他琢磨着如何开展工作,从哪儿入手?怎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问题的根源究竟出在哪儿?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管理人员应该怎样对待企业内部的冲突?

集市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市场体系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实验场所。

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
张东升是平山矿业公司露天矿面修车间的一们维修钳工,正式技工学校毕业,今年38岁,正值年富力强。他干劲大,手艺强,肯负责,人缘好,还带了三名徒工做徒弟,同事和上级都挺喜欢他,车间主任李继明更倚他为骨干,常让他代表自己去矿上或公司开干部会,大家都说李主任的接班人非他莫属。
今天是周一,他正赶上白班,忽然听说李主任心脏病犯了,已经住院进职工医院。李主任德高望重,身手大家敬爱,就是身体不行。这回住院,人人都盼望他早日康复,以为又像往常那样,过几天就出院上班。不料傍晚传来噩耗,李主任病重,经抢救无效,已病逝在医院中。大家都很悲痛,纷纷去向李师母表示悼念和慰问。
次日一早,分管人事的周副矿长来电话,要张东升展时代理车间主任,行使权力,以不使工作受损;还特别关注车间正在维修的一台机器,问几时能修好,这可是矿上等着要用的急活。张师傅答应周四中午前一定修好交用。
星期三上午,周副矿长把张师傅叫去,正式通知他公司民任命他继续任车间主任,并表示了祝贺和期望,然后张师傅就匆匆赶回车间,参加突击抢修那台机器去了。任务很重,他不放心,又跟着夜班工人继续干到晚上9点多,再三叮嘱夜班班长抓紧工作,才回家休息。
周四早上,张师傅特别早到班,发现昨晚矿上又有四辆自卸式载重卡车送来待修,而那台装机还未修好。张师傅赶忙把全车间白班职工召到一起,说明了面临的修车任务如何重要,迫切和艰巨,号召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群策群力,尽快完成任务。工人们纷纷表态要努力干活,如期修好这批车辆。
张师傅略感松了一口气,就上备品库去检查库存是否足以应付这批抢修任务。这时,露天采掘队来电话,说他们一台主力设备,32吨自卸卡车抛锚在现场,要求派人去抢修。张师傅知道如今人人手头的活都又多又紧,就自己背起工具箱,下露采现场去抢修了。
待他修好那台自卸卡车,回到车间,已经快中午了。他发现车间里乱糟糟一片:四辆待修自卸车中有三辆在停工待料,忙问这是咋回事。工人们说已故李主任以前定下的规矩,备件要主任签过字才能领取。这时,矿上又有两台故障车送去待修。张师傅刚办完接车手续,周副矿长又来电话要装载机了。听说还没修好,周副矿长老大不快,埋怨活抓得不紧,并强调这会给矿上带来很大损失。刚放下电话,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又来电话,让张师傅马上去总部出席紧急干部会议。
本来张师傅知道自己被正式提升为车间主任,还挺高兴,也颇有信心当好这主任,如今想法好象有些变了。他怀疑这提升对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对能否胜任这主任一职,也变得不太有把握了。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网络房产代理公司
进入90年代以来,房地产行业可算“红火”的产业之一,是否盈利先搁一旁不说,单从企业数量来看,哪个大城市都有不少经营房地产的公司。企业多了,故事也就多。让我们看看这其中的一个:网络房产代理公司。
网络房产代理公司于1995年在某市成立,是国发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销售代理业务。该地区因拆迁带动房地产业发展的计划刚刚开始实施,许多人看好该地区房地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纷纷注册成立房地产开发企业,但大部分房地产企业都采用集征地、建房、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国发集团多年来一直主要从事地产咨询、房产评估、房产营销策划、专业代理销售房产方面的业务,在好几个大城市成功地扩展了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在该市场的网络房产代理公司成立了。
做房产销售代理业务,首先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选中了位于相当好地段的艺苑公寓项目。这是由极具实力的永联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兴建的一片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区,需要2-3年时间陆续开发,极富炒作空间。此时的网络房产代理公司仅有5个人,总经理吴丹、项目策划董亮及三名从集团总部临时借来的现场销售人员。这一时期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取自产自销为主的经营模式,这使得主动找上门来承揽生意的网络房产代理公司与永联公司之间的销售代理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
为争取到这一项目的代理业务,吴经理遂在未签定代理协议的情况下,先从集团总部请来两名资深市场调研人员,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对当地的周边市场进行了认真调查,并向永联公司提交了一台相当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由面到点逐层深入分析了该市房地产市场上商品房总体的供需状况及未来走势,相关同档次物业的供应量、需求量及其主要房源;并针对极富竞争性的几个个案,从物业概况、周边环境、推广方式、推广手段、开盘情况、销售进展、人员素质等方面逐一加以剖析,一一点评。还将自己的调研成果无偿地奉献给了永联公司。其对市场透彻的分析和评价体现了代理公司在销售策划方面的雄厚实力。这一坦诚合作的举,赢得了永联公司的信任。于是,网络房产代理公司得到了艺苑公寓项目的独家代理销售权。接着,公司组建了8人的专案小组,对这一项目进行全面的策划,并进驻现场销售,收费标准为销售额的3%。
艺苑公寓项目的首战告捷,带动了网络房产代理公司的业务拓展。公司开始招兵买马,马俊就是其中的一位受聘者。马俊进公司后聪明又肯干,业务拓展能力强,深得吴经理赏识。马俊开始被提升为现场主管(每个项目配1名项目主管和1名现场主管),很快又当上了项目主管,没过多久便成了公司的副经理。此时,公司的员工增加到80人,公司的管理工作也在以下四个部门间进行了分工。
业务部:负责与房地产开发商联系,对其项目进行销售策划,安排合适人员完成销售代理工作。在与客房签约后配合发展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信息处理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发布当地及全国的房地产信息、房地产法律法规、开发商名录、有关房地产的报纸摘要并录入所属信息库中,以热线电话方式供给客户咨询。
公关策划部:负责公司发展策略及公司代理的所有项目的广告策划、媒体联系,及与其他广告公司合作等事宜,保证使开发商的广告投入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财务部:负责往来业务结算。需要时可为开发商提供融资支持,并兼顾公司内部员工的薪资审评工作等。
人员和机构合理配置后,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但总经理吴丹看到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他私下注册成立了自己的代理公司,以低于网络房产代理公司1%的收费标准和宣称与网络房产代理公司同样的专业服务及更杰出的人员队伍来招揽业务。
吴丹利用作为网络房产代理公司代表与客户进行谈判的机会截留了一大部分客户,同时为取得较好的收益而奔波于各个项目之间,网络房产代理公司的事务便全部委托马俊处理。吴丹利用网络房产代理公司给马俊配备了汽车,将其年薪提高到10万元,并暗许他可在自己注册的公司持有10%的股权。
可惜马俊没有被优厚的待遇所诱惑,也没有接受吴丹的好意。两个月后,又一家新的经营房产销售代理业务的公司在该市成立了,总经理是马俊。马俊与吴丹平起平坐了。一段时间以后,网络房产代理公司便日渐衰落了。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