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 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下列最符合“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的史实是()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丞相制度
C.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明中期后,政府在福建漳州征收加增饷,“加增饷者,东洋吕宋(即菲律宾),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故商人回澳,征水陆二饷(船税与货物税)外,属吕宋船者,每船更追银百五十两,谓之加征。”加增饷征收反映了当时()

A. 赋役货币化政策成效日益显著
B.朝贡贸易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C.西方对华货物销售呈滞销状态
D.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 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审议报告最后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材料反映出()

A. 王茂荫给天子的奏折推动清政府开始实行币制改革
B.马克思认为王茂荫为商人指使不便于国而利于商者
C.马克思认可王茂荫的货币政策并同情他的不幸遭遇
D.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与洋务派官员的思想相一致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