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A. 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 《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C. 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D. “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
查看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B.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C. 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
D. 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利用紫色洋葱鳞叶的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盖玻片下的紫色细胞可以进行的是()
A. 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化能合成作用
D. 光合作用
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回答问题。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
A. 1:200
B. 1:10000
C. 1:200000
D. 1:1000000
学者在分析元曲兴盛的原因时提出:“元代戏曲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依此分析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国家政策的影响
D. 世俗文化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