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钱某被派往驻外使馆工作,临行前在某商场买了一套价值3000元的西服,购买时并未发现质量问题。出国后,钱某在第一次穿着时发现西服有一破洞,因在外而无法与商场交涉,1年半后回国,到商场要求退货,商场以时间太长拒绝,钱某遂到法院起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钱某要求权利时超过1年的除斥期间,故钱某不能到法院起诉
B. 钱某可以到法院起诉,但在法律上丧失了胜诉权
C. 我国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诉讼时效为2年,故钱某未丧失胜诉权
D. 钱某的行为未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故在法律上并未丧失胜诉权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面所列法条的规定,不属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有( )。

A. 著作权法第50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B. 继承法第25条第2款:“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C. 仓储保管合同实施细则第23条:“索赔的一方收到对方的答复后,如有不同意见,应在接到答复的次日起60日内提出。”
D. 商标法第27条第1款:“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间属何种期间?( )

A. 诉讼时效期间
B. 除斥期间
C. 可变期间
D. 不可变期间

1981年1月1日晚,张某被人袭击打成重伤。经过长时间的查访,于1999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人是李某。这时张某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 )前向李某提出赔偿要求。

A. 1982年1月1日
B. 2000年6月30日
C. 2001年1月1日
D. 2001年6月30日

因下列哪些民事纠纷引发的争议,其诉讼时效为1年?( )

A. 拖欠房屋租金
B. 寄存物被损毁
C. 没有经过声明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
D. 拖欠承揽劳务费用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