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设互通交6处,特大桥1痤,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两处。试营运期日平均车流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两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形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检验内容中,属于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内容)详查的有______
A. 仪器检定的符合性
B. 等高线与高程注记是否相符合
C. 数据分层的正确性、完整性
D. 地理要素属性的正确性
E.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的符合性
下列专题数据中,可用于更新CIS系统基础空间数据的是______
A. 政区专题数据
B. 环保专题数据
C. 气象专题数据
D. 地震专题数据
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与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30km2,新开发区块与已有区块相邻,依托已有联合站,开发建设工程设计年产油3×105t,原油通过新建的70km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经脱水除气处理后外输。脱水除气过程产生的天然气不含硫,用作燃气伴热加热炉燃料,加热炉用于原油输送伴热。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两台4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在联合站预留场地新建1个5×104m3原油储罐和两台B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联合站内部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联合站周围200m范围内为平坦空地,新建的输送管线有5km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该段管线1km外有稀疏胡杨林分布。 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环评批复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联合站SO2排放总量不得增加。工程拟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经初步调查确定,该油田的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t。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的来源有变化。在工程建设期间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km的管线地段被划入了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下列要素中,属于地形图上地貌要素的是______
A. 峭壁
B. 沙地
C. 沼泽
D. 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