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 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
C. 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
D. 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张杨是某国有银行职工。2009年12月12日,张杨到自己所在的办公室,用预先模制的钥匙打开库管员林某的保险柜,盗走已兑付并盖有“付讫”章的面值21万元的国库券。然后在家中将国库券上的“付讫”章清洗掉。同年12月24日、25日在多个储蓄所兑换了8万多元。张杨的行为构成______。

A. 贪污罪
B. 盗窃罪
C. 诈骗罪
D. 职务侵占罪

何某潜入某饭店王某的客房,在盗窃财物时,被返回客房的王某发现。何某用刀威逼王某交出财物,王某不从并呼喊。何某将王某杀死后抢得财物2000元。对何某的行为应______。

A. 按盗窃罪处理
B. 按抢劫罪处理
C. 按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D. 可以判处死刑

被告人刘某以拉货为名,先交给车主运费,让车主把车开到指定的地点,又以和车主一起去吃饭、找人为由,把车主支开,然后对其同去的人说“这就是我买的车”,让同去的人把车开走,据为己有。刘某以这种手段,先后作案38起,占有手扶拖拉机、机动三轮车37辆,架子车1辆,骡子1头,总价值达9.6万余元,销赃得款2.1万余元被其挥霍殆尽。刘某的行为构成______。

A. 诈骗罪
B. 盗窃罪
C. 侵占罪
D. 抢夺罪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 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
C. 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
D. 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