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一名2岁男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且有"鸡胸"、"X型腿"等症状,夜间盗汗易惊醒。 该儿童除用药外,还应多食()

A. 猪肝
B. 牡蛎
C. 鸡蛋
D. 牛奶
E. 猪血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立井井筒工程,该井筒净直径7.0m,井深580m。采用现浇混凝土支护,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指定的商品混凝土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合同。由于施工场地偏僻,施工单位采购了压力试验机,建立了现场试验室,自行检验混凝土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每50m井筒预留一组试块,在现场试验室经过标准养护28d后,自行进行强度试验。当井筒施工到井深500m时,发现上部井壁淋水加大,项目经理要求加快混凝土浇筑进度,待浇筑完该模混凝土后再处理上部井壁淋水,结果该模混凝土脱模后出现质量问题。检查发现,井壁严重淋水发生在井深450m附近。经调查,进行该段井壁混凝土浇筑时,供货商没有及时将混凝土送到,导致混凝土浇筑曾中断2次,前后耽误2h。经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对该段井壁进行了修复处理,投入费用20万元。井筒施工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对井壁混凝土进行破壁检查,每l00m检查一处,共6处,全部合格。 建设单位要求破壁检查混凝土质量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某新建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该矿井主井井深700m,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在井深300~310m需穿过K含水岩层,预计涌水量35m3/h左右。某施工单位中标该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由二级矿业工程注册建造师王某担任项目经理。2013年2月10日,井筒施工至305m,未揭露到K含水岩层,施工单位认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有误,继续组织施工。2月14日,当井筒施工至312m时,工作面发生突水事故(后证实揭露到K含水岩层),涌水量达40m3/h,事故造成3名工人重伤,井筒被淹40m。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紧急安装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经建设单位同意,该段采用了工作面注浆治水措施,安全通过了K含水岩层。经统计:突水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影响工期10d;工作面注浆发生费用50万元,影响工期25d。施工单位对此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 若筛检标准定为3.5kPa,该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为()

A. 不确定
B. 灵敏度高,特异度低
C. 灵敏度低,特异度高
D.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E.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

背景资料: 某施工队承包一井筒工程。施工前三个月已完成钢材、水泥进库以及砂、石露天堆放。 在料场的材料准备工作。井壁施工时,钢筋工下料发现部分钢筋有外文标牌,经技术人员调查发现有进库验收单、厂家试验报告单后就没有提出异议。浇筑混凝土当天适逢大雨,施工人员未经仓库管理人员同意就直接运出水泥,按原设计的配比拌制混凝土,浇筑井壁,施工队长在2h后发现混凝土离析严重,且一直未凝固,便指示搅拌工多添加速凝剂,结果虽然凝固情况有所改善,但离析仍较严重。拆模时发现多块金属模板变形,井壁外观质量差,模板粘结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混凝土强度试验不合格。 在混凝土井壁的浇筑过程中,该施工队存在哪些质量管理问题?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