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医生发现2岁男孩的左侧胸壁第2肋间近胸骨角处有机械样杂音,收缩期末最响并伴有震颤。其他检查正常,患者自述既往活动时易疲劳,耐力较其他男孩低。胸部增强CT扫描、MPR重建后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与主动脉弓部间可见一细管状结构相互沟通。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关于动脉导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主动脉弓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形区称为动脉导管三角,该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B. 动脉导管三角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C. 动脉导管在胎儿血液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D. 出生后1年内动脉导管闭锁成为动脉韧带
E. 动脉导管是连于左肺动脉起始部与升主动脉之间
查看答案
胸外科医生在对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症患者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发现患者声音嘶哑,下列何神经受损()
A. 左喉返神经
B. 纵隔后淋巴结
C. 右喉返并经
D. 纵隔前淋巴结
E. 左喉上神经
F. 心包外侧淋巴结
G. 右喉上神经
H.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I. 左膈神经 【B/型/题】
J. 肺淋巴结
收纳食管胸部、心包后部、膈后部和肝的部分淋巴()
A. 左主支气管、气管、心包、左心房
B. 奇静脉、胸导管、右肋间后动脉
C.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D. 左主支气管
E. 主动脉弓
左前方有左膈神经、左心包膈血管通过()
A. 气管
B. 气管杈
C. 左主支气管
D. 右主支气管
E. 肺段支气管
男,38岁,因车祸挤压右侧胸背部,急诊入院。x线检查:右侧第6肋骨折断端刺入胸腔,右肺上叶明显塌陷,显示气胸征,右肋膈隐窝变钝,诊断为高压性气胸、血胸。拟以粗针头插入胸膜腔,进行排气、抽液处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进针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肌层、胸内筋膜、肋胸膜到达胸膜腔
B. 排气应在右锁骨中线第2、第3肋间隙进针
C. 抽液应在右腋中线与右腋后线之间的第8或第9肋间隙的下缘进针
D. 抽液应在右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隙进针
E. 抽液应在右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9或第10肋的上缘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