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玩忽职守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
A. 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B. 数罪并罚
C. 择一重罪处罚
D. 玩忽职守罪从重处罚
查看答案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B. 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 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 一国的法律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赵某,为硕士学历,但声称自己是博士学历,在一律师培训班做讲座,介绍司法实务经验,培训班按照市场价格给予赵某授课费。期间结识律师孙某,孙某代理一乙市案件遇到难处,赵某谎称自己与乙市法院院长交情深,从孙某处索要20万元疏通关系,其实赵某根本不认识乙市法院院长也并未帮忙。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
A. 赵某冒充博士在外授课,构成招摇撞骗罪
B. 赵某凭借法官身份在外上课,属于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他人财物,构成受贿罪
C. 赵某从孙某处索要20万元,构成索贿型受贿罪
D. 赵某从孙某处索要20万元,属于斡旋受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规定所体现的是哪一个原则()
A. 属人主义原则
B. 属地主义原则
C. 保护主义原则
D. 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指出了()
A. 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上,前者是优越于后者的
B. 法治的两个要素条件,已经接近于科学的法治的两个条件: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
C. 法治优越于人治,原因在于多数人的考虑要比少数人的考虑周到些
D. “让一个人来统治,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