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女性,24岁。5小时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min,BP8/5.3 kPa(60/40 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 0~2/HP,RBC 0~1/Hp,拟诊为副霍乱。 本例抗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 氯霉素
B. 呋喃唑酮
C. 四环素
D. SMZ加TMP
E.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空载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

A. 30°
B. 90°
C. 180°
D. 120°

女性,24岁。5小时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min,BP8/5.3 kPa(60/40 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 0~2/HP,RBC 0~1/Hp,拟诊为副霍乱。 本例治疗重点是补液,补液种类及方法是

A. 静脉补充等渗氯化钠液
B. 静脉补充5:4:1液体
C. 静脉补充3:2:1液体
D. 口服补液
E. 静脉补充葡萄糖水

女性,24岁。5小时前骤起腹泻,稀便转水样便,排便15次,量多,呕吐3—4次来诊。无发热、腹痛。病前在舟山旅游。体检:脉搏102次/min,BP8/5.3 kPa(60/40 mmHg),眼球稍下陷,腹部无压痛,大便光镜检:WBC 0~2/HP,RBC 0~1/Hp,拟诊为副霍乱。 霍乱与副霍乱的区别在于

A. 防治措施不同
B. 噬菌体裂解试验不同
C. 临床表现明显不同
D. 细菌形态不同
E. 抗原结构与生化反应不同

霍乱患者发生剧烈腹泻、呕吐的机制是

A. 细菌内毒素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增加
B. 细菌的溶血素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C. 细菌产生的酶引起黏膜的损害和炎症
D. 细菌外毒素(肠毒紊)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所致
E. 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