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单位与A市政公司(简称A公司)签定管涵总承包合同,管涵总长800m,A公司将工程全部分包给B工程公司(简称B公司),并提取了5%的管理费。A公司与B公司签定的分包合同约定:(1)出现争议后通过仲裁解决;(2)B公司在施工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应赔偿A公司合同总价的0.5%作为补偿。 B公司采用放坡开挖基槽再施工管涵的施工方法。施工期间A公司派驻现场安全员发现某段基槽土层松软,有失稳迹象。随即要求B公司在此段基槽及时设置板桩临时支撑,但B公司以工期紧及现有板桩长度短为由,决定在基槽开挖2m深后再设置支撑,且加快基槽开挖施工进度,结果发生基槽局部坍塌,造成一名工人重伤。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检查时,发现B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责令其停工。A公司随后向B公司下达了终止分包合同通知书,B公司以合同经双方自愿签定为由诉讼至人民法院,要求A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反应出A公司和B公司分别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什么具体问题?
查看答案
关于无压管道闭水试验试验准备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B.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C. 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闭
D. 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等方案
案例分析题某公司中标北方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000m,道路结构与地下管线布置如图1所示: 施工场地位于农田,临近城市绿地,土层以砂性粉土为主,不考虑施工降水。 雨水方沟内断面2.2m×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度200mm;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厚100mm。雨水方沟位于南侧辅路下,排水方向为由东向西,东端沟内底高程为-5.0m(地表高程±0.0m),流水坡度1.5‰。给水管道位于北侧人行道下,覆土深度1m。 项目部对①辅路、②主路③给水管道、④雨水方沟⑤两侧人行道及隔离带(绿化)作了施工部署,依据各种管道高程以及平面位置对工程的施工顺序作了总体安排。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部分主路路基施工突遇大雨,未能及时碾压,造成路床积水、土料过湿,影响施工进度。 事件2: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将沟槽开挖出的土方在现场占用城市绿地存放,以备回填,方案审查时被纠正。 针对事件1写出部分路基雨后土基压实的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有()
A. 申领施工许可证
B. 合理规划施工用地
C. 做好施工总平面设计
D. 适时调整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E. 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案例分析题某污水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基坑宽度为7.3m,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施工前,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编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 (2)人员工资严格执行劳动定额。 (3)机械使用严格执行定额管理。 在工程实施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发现工程量清单中的模板和脚手架费用没有报价,在详细测算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后,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费用索赔。 除背景材料中对主材价格的控制和限额领料以外,再列举至少4条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