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文中写到,“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段话主要反映了税收的()

A. 固定性
B. 无偿性
C. 强制性
D. 法制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 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 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 经商的人很多
D. 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
B.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或化学能
C. ATP分子中有三个磷酸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D. O进入肝细胞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会缩短所有人打水的总时间,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说明()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相对平等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