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人,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 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 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 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是()。

A. 讲述法
B. 谈话法
C. 探究式教学法
D. 读书指导法

正电子的存在首先是由狄拉克在理论上预言的,而后在()年被安德森在实验中发现证实。

A. 1930
B. 1932
C. 1936
D. 1959

“原子”一词是由()提出的。

A. 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
B. 卢克莱修
C. 伊壁鸠鲁
D. 泰勒斯

卢瑟福将他所设想的模型与太阳系类比,“太阳”是带正电的原子核,绕着“太阳”转的“行星”就是带负电的电子。只是在这个“太阳系”里,支配一切的是强大的(),而不是万有引力。

A. 电磁力
B. 弱相互作用力
C. 向心力
D. 强相互作用力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