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A.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构成封建时代中国文化的核心 B.被称为封建时代的大圣人 C.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D.对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其他任何思想都不能相比的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陶器制造在中国已有一万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发现了一万年前的陶器碎片,说明了这个事实。 6000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制造了很多红色陶器。他们用泥土做成各种形状的陶坯,用火烧成各种生活用具,有盆、罐、瓶等等。由于当时陶器上多画着黑、白、红的纹饰和图画,所以人们把这种陶器叫做“彩陶”。 到了距离今天4000年的时候,人们又烧制出漆黑光亮的黑陶。黑陶器壁很薄,造型很美。黑陶中有一种“蛋壳陶”,器壁竟和蛋壳一样薄,这实在叫人惊叹。黑陶的艺术性比较高,黑陶的品种也很多。 “唐三彩”是唐代烧制出的一种釉色艳丽的陶器,它以黄、绿、蓝等色彩为主,风格很独特。在西安、洛阳的唐代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唐三彩,说明这种陶器是作陪葬用的东西。唐三彩有人物、动物,也有生活用品。唐三彩中,马的形象最多,也最有特色。 宋代,中国南方出现了一种紫砂陶器,有紫黑色、红褐色、淡黄色几种。紫砂陶器古朴高雅,可以使用,也可以观赏。人们最喜欢紫砂壶,紫砂壶是茶具,用它泡茶不走味,不烫手,使用的年代越久,泡出的茶越好喝,因此,被称为茶具中的“神品”。江苏省宜兴生产的紫砂壶最有名,宜兴是中国的“陶都”。 唐代烧制出的一种釉色艳丽的陶器名叫:

A. 彩陶
B. 唐三彩
C. 黑陶
D. 釉陶

根据近20年来的详细调查,海洋里的动物大约有18万种,植物约2万种。这些丰富的海洋生物可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其中已被人类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较大的鱼类400多种,贝类和甲壳类近百种,藻类70多种,仅占海洋生物种属的一小部分。目前,这些野生海产品的年捕捞量可达2亿吨以上,大约可生产2000多万吨蛋白质食品,对缓解人类食品短缺和补充人体营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南北极的科学考察发现,极区海域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南极海域的磷虾资源,如加以合理开发,每年可捕捞近亿吨。更令人惊喜的是,近年来的深海考察发现,一直被认为是生命极限区(水深600米以下)的深海底也有生物存在,海洋里的生物资源目前难以估量,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80年代兴起的“海上牧场”,已经给人类的食物源带来了生机。据统计,1995年全世界共放牧了100亿尾海洋经济鱼,回捕量已达到1000多万吨。而目前放养的经济贝类,回捕量更是高得惊人,浅海网箱养殖业也正在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好收成。海上人工养殖逐步走上了正轨,人类已从海上“猎人”转业为海上“牧民”,耕海牧鱼是21世纪的一大产业。 近年来的深海考察发现,深海底也有:

A. 人类存在
B. 生物存在
C. 房子存在
D. 蔬菜存在

聪明人也会犯傻,常会办些顾头不顾尾的事情。前面的忙,给后面的添乱,后面的忙,为消除前面的忙的负效应。于是越忙越忙,陷入了忙的怪圈,不能自拔。 就说这吃喝吧,本应进食有节制,但人们偏偏不按科学道理办,大吃大喝,花天酒地,早早地把身体营养得肥胖起来,自觉负担太重,情况不妙时,才回过头来,又是节食,又是服药,又是运动,又是气功,想着法子减肥,巴不得能一下子重新找回那个苗条的自我。钱花了不少,人也折腾得够呛,但那满身的脂肪却丝毫不肯减少。即便到了这种状况,许许多多的肥胖者,竞无一人后悔。 再说住房装璜。现在流行装璜热,只要住宅到手,不管新旧,都要来个“破旧立新”彻底改造。有道是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设计师、建筑师们都熟知这个新潮流。他们自己分到房子,也会这么大兴土木的。但是从他们手中绘出来的图纸,造起来的房子,依然是万事齐备。无奈住户并不领情,依然要另请高明,把崭新的内装修彻底打个稀烂,重新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装璜一番。一幢新楼从交给用户起,一两年内,改造工程难以竣工,电机声、敲凿声,敲得左邻右舍心惊肉跳,日夜不宁。 在住房方面,现在流行:

A. 绿化热
B. 豪华热
C. 装璜热
D. 贷款热

甲骨文是商代和周代人在龟甲和兽骨上刻的文字,是作占卜用的。目前出土的甲骨已有15万片,发现了4600个汉字。甲骨文的发现比较晚。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耕土地的时候不断地翻出一些骨片,农民以为这些骨片是治病的“龙骨”,于是很多农民都去地里翻找骨片,然后低价卖给中药店。 几十年后,到了1899年,清政府北京国子监(当时的大学)校长王懿荣因病吃中药,在买来的中药中发现了几片骨片,仔细一看,上面还刻着符号。王懿荣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平时喜欢收集文物,还懂书法,他认为这些骨片不是什么“龙骨”,而是不寻常的东西。他马上又去药店买回来一些“龙骨”,并了解到这些“龙骨”是从河南、陕西等地运来的。经过认真的研究,王懿荣确认骨片上的刻画符号是秦代以前的古老文字,骨片是龟甲和牛胛骨、鹿头骨等,他还给这种文字起了个名字叫“龟版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王懿荣先后收集了1000多块甲骨片,可惜的是,他还没有研究完这些甲骨文就去世了。 王懿荣死后,很多学者继续收集研究甲骨文。有一个名叫刘鹗的人收集了5000多片甲骨,他把甲骨文印在一本名叫《铁云藏龟》的书中,这是第一次向人们介绍甲骨文。现代,有一位学者对甲骨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他就是郭沫若先生。 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个重大发现。甲骨文为汉字研究和商周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在,新的甲骨还在不断地发现,这项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第一次向人们介绍甲骨文的书名叫:

A. 《龟版文字》
B. 《刻画符号》
C. 《铁云藏龟》
D. 《文化遗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