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经过秋审后,某死刑犯甲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是,某甲是其家族三代单传的唯一的儿子,尚有父母需要奉养,这时,司法官如何解决______
A. 处死
B. 死罪免除,发配边疆
C. 留待日后重新审理决定
D. 请求皇帝定夺,是否留养承祀
查看答案
凌迟成为法定刑,始于何时______
A. 唐朝
B. 五代时期
C. 南宋
D. 明清
下列关于古代契约法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质”、“剂”有别,“质”,是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剂”,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
B. 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C. 宋朝买卖契约分为绝卖、活卖与赊卖三种。绝卖是指一般买卖;活卖是指附条件的买卖,当所附条件完成,买卖才算最终成立;赊卖是指采取类似商业信用或预付方法,而后收取出卖物的价金
D. 宋朝的借贷契约因袭唐制,对借与贷做了区分。借是指使用借贷;贷是指消费借贷;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
关于宋朝与西周婚姻制度的对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西周时结婚必须通过“六礼”程序完成,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至此婚礼始告完成;西周时结婚必须实行“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一夫一妻”制,在宋朝时依旧保留
B. 宋律规定“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并听婚嫁”,对违反成婚年龄的,不准婚嫁;并严格禁止五服以内的亲属结婚
C. 按照周朝的礼制,女子“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在宋朝时对这一点稍经变通,规定夫外出3年不归,6年不通问的,准妻改嫁。可见,女子的离婚自由有所扩大
D. 宋律规定,如夫亡,妻“不守志”者,“若改嫁,其现在部曲、奴婢、天宅不得费用”严格维护家族财产不得转移的固有传统
关于宋代的民事制度,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______
A. 宋代禁五服结婚,但不禁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
B. 宋代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财产继承权,并且妇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婚改嫁
C. 宋朝的负债不必付息,而出举要付息
D. 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立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