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A省B县开发建设40km2油田开发区块,计划年产原油80万t。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该区块拟建油井870口,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输油管线长120km,埋地敷设方式。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永久占地21hm2(主要土地类型及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见下表),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有条小河——白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流经区块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荆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交汇口处下游6km处进入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 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面积 单位:hm 2 类型 基本农田 草地 林地 河流水塘 合计 区块现状 1210 900 1300 90 3 500 工程占地 7.9 11.9 0.8 0.4 21.0 [问题]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请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并判断事故的主要环境影响。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新建铜矿项目[素材]A公司拟建一个大型铜矿。经检测,该处铜矿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该矿山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年均降雨量为2000mm,而且年内分配不均。矿山所在区域赋存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前者赋存于沟谷两侧的残坡积层和冲洪积层中,地下水水量贫乏,与露天开采矿坑涌水关系不大;后者主要赋存于矿区出露最广的千枚地层中,与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关系密切。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如下:①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规模5000t/d;②露天采场采坑最终占地面积为50.3hm2,坑底标高-192m,坑口标高72m,采坑废石和矿右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分别送往废石场和选矿厂。采坑废水通过管道送往废石场废水调节库。③选矿厂设粗碎站、破碎车间、磨浮车间、脱水车间和尾矿输送系统等设施。矿石经破碎、球磨和浮选加工后得铜精矿、硫精矿产品,产生的尾矿以尾矿浆(固体浓度25%)的形式,通过沿地表铺设的压力管道输送至3km外的尾矿库,尾矿输送环节可能发生管道破裂尾矿浆泄漏事故。④废石场位于露天采场北侧的沟谷,占地面积125.9hm2,总库容1400×104m3,设拦挡坝、废水调节库(位于拦挡坝下游)和废水处理站等设施。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地表水体。⑤尾矿库位于露天采场西北面1.6km处的沟谷,占地面积99hm2,总库容3.1×107m3,尾矿浆在尾矿库澄清,尾矿库溢流清水优先经回水泵站回用于选矿厂,剩余部分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问题]根据上述背景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给出废石场(含废水调节库)地下水污染监控监测点的布设要求。

新建铁矿项目[素材]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106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为: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运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敷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 6763—86)。废石场位于副立井附近,总库容2×106m3,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m2,堆高10m,总库容7.5×106m3,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m,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水层埋深1~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问题] 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洋丰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洋丰油田拟在A省B县开发建设40km2油田开发区块,计划年产原油80万t。工程拟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管道输送原油。该区块拟建油井870口,采用丛式井。钻井废弃泥浆、钻井岩屑、钻井废水全部进入井场泥浆池自然干化,就地处理。输油管线长120km,埋地敷设方式。油田开发区块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开发区永久占地21hm2(主要土地类型及工程永久占地面积见下表),开发区内分布有若干小水塘。有条小河——白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流经区块内,输油管线将穿越白河,并在区块外9km处汇入中型河——荆河(属地表水Ⅲ类水体,且无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水生生物),在交汇口处下游6km处进入B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区块内有一处省级天然林自然保护区,面积约600hm2。工程施工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井场和管线与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最近距离为500m。 主要土地类型和工程永久占地面积 单位:hm 2 类型 基本农田 草地 林地 河流水塘 合计 区块现状 1210 900 1300 90 3 500 工程占地 7.9 11.9 0.8 0.4 21.0 [问题]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完井后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

油田开发项目[素材]某油田开发工程位于东北平原地区,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第四系由砂岩、泥岩、粉砂岩及砂砾岩构成;地下水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笫四系潜水层(埋深3~7m)、第四系承压含水层(埋深6.8~14.8m)、第三系中统火安组含水层(埋深80~130m)、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含水层(埋深150~2000m);笫四系潜水层与承压含水层间有弱隔水层。油田区块面积为60km2,区块内地势较平坦,南部、西部为草地,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北部、东部为耕地,分布有村庄。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生产井552口(含油井411口,注水井141口),联合站1座,输油管线210km,注水管线180km,伴行道路23km。工程永久占地56hm2,临时占地540hm2。油田开发井深1343~1420m(垂深)。本工程开发活动包括钻井、完井、采油、集输、联合站处理、井下作业等过程,钻井过程使用的钻井泥浆主要成分是水和膨润土。工程设计采用注水、机械采油方式,采出液经集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低含水原油在储油罐暂存,经站内外输泵加压、加热炉加热外输;分离山的加热伴生天然气进入储气罐,供加热炉作燃料,伴生天然气不含硫,分离出的含油污水经处理满足回注水标准后全部输至注水井回注采油井。[问题] 分别说明钻井、采油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