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67年,BanuChBrumerg博士发现了乙肝病毒(HBVDNA),并因此获得196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自病毒发现伊始,人类就开始了与乙肝病毒的拉锯战。1986年,首个干扰素问世,打响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枪;1999年,首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核苷类治疗药物拉米夫定上市;2005年,阿德福韦上市;2006年,恩替卡韦上市..至今人类已经拥有了多个抗击乙肝病毒的治疗武器。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

A. 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载量的高低成正比
B. 乙肝耐药变异发生率与乙肝病毒产生耐药所需基因变异位点的数目成反比
C. 衩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高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D. 初治时应选择强效降病毒、低耐药的药物效果好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病有()

A.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B. 血小板减少症
C. 白血病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变态反应的特点错误的叙述有()

A. 与药物剂量有关
B. 与药物剂量无关
C. 可从已知药物作用预测
D. 是A型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有()

A. 干扰胆红素代谢的某一环节
B. 药物直接损害肝细胞
C. 抑制肝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D. 药物通过免疫复合物产生变态反应性病变

药源性心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有()

A. 心律失常
B. 心搏停止
C. 心功能抑制
D. 心肌病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