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中有几处写到“月”的诗句,对它们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月”作为镜子,它照出了主人客人的灰色心理;作为意象,它替“惨将别”的场景画上了浓浓的一笔,为琵琶女的亮相拉开了帷幕
B. “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的“秋江明月”的环境描写对琵琶弹奏起了侧面烘托的作用,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C. 在“秋月春风等闲度”、“春江花朝秋月夜”两句中,秋月、春风、花朝、秋月夜都是美好时光的代称。前一句用来表现琵琶女对年少成名、冠绝京城的回忆,后一句形象生动且高度概括地抒发了白居易对京城生活的美好回忆
D. “绕船月明江水寒”,借“绕船”之明月,让无言的明月相伴琵琶女,含蕴地写出琵琶女生活的悲苦和凄凉,更传达出琵琶女悲凉的内心
查看答案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一句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何陋之有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互文”修辞的一项是()
A.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落,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城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 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