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扳道工因和恋人分手饮酒自醉,未能及时扳道,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A. 法律规定的义务
B. 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 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 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查看答案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 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 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 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A. 不可能构成犯罪
B. 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C. 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D. 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暴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 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 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丁持上膛的手枪闯人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甲于14周岁生日那天在大庭广众之下用绳子勒住另一小孩,路人乙看见后不予制止,眼睁睁看着甲将小孩勒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案中乙属不纯正不作为犯
B. 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C. 甲不负刑事责任,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D. 乙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