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预防误机(车、船)事故的发生,导游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

A. 地陪和全陪应提前做好离站交通票据的落实工作
B. 临行前不安排旅游团到范围广、地域复杂的景点参观游览
C. 临行前不安排团队到热闹的地方购物或自由活动
D. 提前做好发生误机事故的弥补措施
E. 留出充裕的时间去机场,保证旅游团按规定时间到达离站地点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乙向甲发出要约,会导致要约失效的情形包括_______。

A. 甲向乙发出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乙处
B. 乙发出的撤回要约的通知在要约到达前到达甲处
C. 承诺期限届满,甲没有承诺
D. 受要约人对要约作出实质性变更
E. 乙依法撤销要约

根据行政法的渊源理论,_______属于行政法规。

A.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
B.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C.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D.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E.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35岁的张军因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于 2001年经人民法院判决与妻子离异,9岁的儿子随母亲生活。张军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姐妹,只有一个寡居的姑妈主动来到张家照顾张军的生活。另外,张军的表姐对张军也很关心,时不时前来看望。张军不发病时,主要以出租房屋为生,还从自己的朋友李某处借了5000元钱做生意,但因生意亏损尚未归还该款。2003年年底,张某突然离开家不知去向,经家人多方寻找也毫无音讯。本案中,可以申请宣告张军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有:

A. 张军的姑妈
B. 张军的表姐
C. 张军的儿子
D. 李某

下列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

A. 1994年张某将王某3岁的儿子王小拐骗至外地,直至2004年王小才被公安机关解救,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赔偿精神损失
B. 赵某因与王某有仇,在乏某不幸死亡后,到处散布王某的死亡是因为其生活不检点造成的这样的谣言,王某的儿子请求赵某赔偿精神损害
C. 刘某将其与父亲(已故)的惟一一张合影照片交给红花照相馆翻印,红花照相馆不慎将该照片遗失,刘某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D. 甲乙均为钢材厂,甲到处散布乙厂生产的钢材是劣质钢材的虚假事实,极大地损害了乙厂的商业信誉,乙厂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