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男性,50岁,既往有慢性肾炎史20余年,近1周有黑粪入院,体检:血压22/13kPa(165/98mmHg),心律不齐,频发早搏,闻及心包摩擦音,血红蛋白30g/L,Crl000μmol/L。 防止消化道出血加剧的最重要措施是()

A. 止血药物应用
B. 透析疗法
C. 输血
D. 使用EPO
E. 内镜下止血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8岁,因“劳累后心悸20余年,下肢水肿、气促1个月”来诊。患者于20余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心悸、胸闷,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发病程度轻重不一,重时伴有气促,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后症状缓解。近2年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1个月前患者因下肢水肿、气促入院治疗,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次入院拟行手术。用药史:1个月前出院后一直口服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呋塞米片20mg,每日1次;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华法林片2.5mg,每日1次。查体:体温36.4℃,呼吸18次/分,血压118/64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增强,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5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2/6级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第2心音亢进,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未见水肿。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风湿性心脏病,极重度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反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T改变。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反流)、心功能Ⅱ级。治疗:①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口服;②呋塞米片20mg,每日1次,口服;③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口服;④华法林片2.5mg,每日1次,口服。 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临床药师须告知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有()

A. 需要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INR),以根据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
B. 如INR值稳定后,可1年监测一次
C. 因华法林与多种药物、食物有相互作用,在服用其他药物前须向医师/药师咨询对华法林是否有影响
D. 用药期间注意是否出现牙龈出血、皮下淤斑、鼻血、眼结膜出血等情况,如有则须立即复查PT/INR
E. 如若漏服,可于第2日加量补服
F. 如INR值稳定后,可不再监测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8岁,因“劳累后心悸20余年,下肢水肿、气促1个月”来诊。患者于20余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心悸、胸闷,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发病程度轻重不一,重时伴有气促,10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后症状缓解。近2年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1个月前患者因下肢水肿、气促入院治疗,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此次入院拟行手术。用药史:1个月前出院后一直口服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呋塞米片20mg,每日1次;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华法林片2.5mg,每日1次。查体:体温36.4℃,呼吸18次/分,血压118/64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增强,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5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2/6级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第2心音亢进,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未见水肿。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风湿性心脏病,极重度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反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ST-T改变。诊断: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反流)、心功能Ⅱ级。治疗:①地高辛片0.125mg,每日1次,口服;②呋塞米片20mg,每日1次,口服;③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口服;④华法林片2.5mg,每日1次,口服。 提示患者在入院后第10日行二尖瓣置换(机械瓣)+三尖瓣成形术+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后开始进行抗凝治疗的时间及抗凝治疗的原因分别是()

A. 术后24~48小时;机械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容易激活凝血机制而导致血栓形成
B. 术后72~96小时;术后因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以及机体处于低凝状态,可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C. 术后24~48小时;瓣膜影响血液系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等
D. 术后72~96小时;术后患者因纤溶系统受损,有出血倾向,需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E. 术后96~120小时;术中失血及体外循环患者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数量质量均受损,可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F. 术后96~120小时;术后患者因纤溶系统受损,有出血倾向,需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3岁,因“中、上腹不适1日,随即呕吐咖啡色物质1次,量约1000ml”来诊。呕吐物含食物残渣,未见血凝块。伴头晕、乏力,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尿粪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脉搏92次/分,血压100/81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无特殊。腹软,中、上腹偏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63×1012/L,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7.89×109/L,中性粒细胞0.65,血小板166×109/L;肾功能示血尿素氮15.1mmol/L,肌酐68μmol/L。肝功、电解质及尿常规无特殊,粪隐血阳性。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主要药物治疗:①兰索拉唑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②硫糖铝混悬液10ml,每日3次,口服;③卡络磺钠注射液10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④蛇毒血凝酶1.0kU,静脉注射。 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 止血药止血
B. 补充血容量
C. 升压药提高血压
D. 急诊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E. 抗感染治疗
F. 卧床休息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及下肢浮肿,气喘,乏力。血压142/94mmHg。现症见浮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腹胀纳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g,血浆总蛋白48g/L,白蛋白23g/L,血清胆固醇6.7mmol/L,甘油三酯5.9m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肾炎
B. 肾病综合征
C. 慢性肾炎
D. 慢性肾衰竭
E. 尿路感染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