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 案例二:某农村学校所在地盛产水果,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说学生在上课和放学的途中有偷盗水果的现象。学校德育老师对此非常地重视,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偷盗的恶劣性,进行严厉的处罚。但是收效甚微,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于是德育老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在规定的时间里,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由于活动设计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给获得优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并要求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总结本小组获胜或者失败的原因。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果的习惯,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声称以后将改正这一行为。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后,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次活动以后,学校很少再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请结合案例中的学生行为改变的情况,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德育原理。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村小学老师李某,教学成绩较好,但是对待学生很严格,甚至是严厉,批评学生时言语粗暴,脾气特别大,有时候还辱骂、打学生。因为都是同村的,彼此都很熟悉,而家长心里也清楚老师是为了孩子好。有一次李老师把粉笔头扔在某个男生眼球里。红肿了几天,老师视而不见,不承认错误.也不主动道歉。这个男生之后心情压抑,升完中学,成绩也不好就外出打工去了。 对李老师提出合理建议。

简答题 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管理模式。

A. 常规
B. 平行
C. 民主
D. 目标

与动物的完全依靠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有时即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获得。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