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此法条反映了我国法律渊源的哪一形式()

A. 法律
B. 国际条约
C. 国际惯例
D. 国际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和第一位标准是()

A. 法律的调整对象
B. 法律调整的方法
C. 法律调整的强度
D. 法律调整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规定的是法的溯及力
B. 规定的是法对人的效力
C. 体现的是保护主义原则
D. 体现的是属人主义原则

关于成文法与不成文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习惯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种形式
B. 判例是成文法的一种形式
C. 不成文法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
D. 成文法是国冢立法机关创制的法

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以上条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
B. 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
C. 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
D. 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罚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