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李浩、王鸣和张翔是同班同学,住在同—宿舍。其中,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辽宁人。李浩和重庆人不同岁,张翔的年龄比辽宁人小,重庆人比王鸣年龄大。 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块。”丙说:“据我估计,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的。”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该是山东队的了。”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 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以下是在一场关于“安乐死是否应合法化”的辩论中正反方辩手的发言: 正方:反方辩友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根据主要是在什么条件下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不易掌握,这可能会给医疗事故甚至谋杀造成机会,使一些本来可以挽救的生命失去最后的机会。诚然,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是我们怎么能设想干任何事都排除所有风险呢。让我提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把法定的汽车时速限制为不超过自行车,这样汽车交通死亡事故发生率不是几乎可以下降到零吗 反方:对方辩友把安乐死和交通死亡事故做以上的类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可能有人会做这样的交通立法。设想一下,如果汽车行驶得和自行车一样慢,那还要汽车干什么对方辩友,你愿意我们的社会再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 正方论证预设了以下哪项 Ⅰ.实施安乐死带来的收益比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总体上说要大。 Ⅱ.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命并不是医疗事业的绝对宗旨。 Ⅲ.总有一天医疗方面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握何时方可实施安乐死的标准。

A. 仅仅Ⅰ。
B. 仅仅Ⅱ。
C. 仅仅Ⅲ。
D. 仅仅Ⅰ和Ⅱ。

李浩、王鸣和张翔是同班同学,住在同—宿舍。其中,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辽宁人。李浩和重庆人不同岁,张翔的年龄比辽宁人小,重庆人比王鸣年龄大。 根据题干所述,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 李浩是湖南人,王鸣是重庆人,张翔是辽宁人。
B. 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辽宁人。
C. 李浩是重庆人,王鸣是辽宁人,张翔是湖南人。
D. 李浩是辽宁人,王鸣是湖南人,张翔是重庆人。

某图书馆预算委员会,必须从下面8个学科领域G、L、M、N、P、R、S和W中,削减恰好5个领域的经费,其条件如下。 (1)如果G和S被削减,则W也被削减。 (2)如果N被削减,则R和S都不会被削减。 (3)如果P被削减,则L不被削减。 (4)在L、M和R这3个学科领域中,恰好有2个领域被削减。 下面哪一个领域的经费必定被削减

A. W
B. L
C. N
D. G

[案情] 2001年3月13日下午,陈某因曾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被两名加害人报复砍伤。陈某逃跑过程中,两加害人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9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陈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儿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陈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3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2万元)。陈某顿生贪欲,将2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 [问题] 试分析陈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