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核武器谈判,外层空间武器谈判,看不出什么进展。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后来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看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它们毫无好处。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同周边的苏联(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印尼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新加坡等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朝鲜、日本等关系平稳发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9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发展。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不称霸、不当头,双方关系良好。摘自教育部社科司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材料32003年10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就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一项联合宣言。中国还成为第一个加入东盟《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承诺放弃在该地区使用武力。中国和东盟还一致决定在2005年将双边全年贸易额从2002年的55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问题了。边界纠纷.特别是围绕南中国海引发的纷争依然存在,不过中国已经在一份旨在约束各方在南中国海的行为的宣言上签了字。摘自2003年11月1日《人民日报》材料4多年来,我们帮助非洲实施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为非洲50个国家1.8万名学生赴华留学提供奖学金,派出1.6万名医疗队员赴47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达2.4亿人次。还有3000多名中国官兵参与非洲热点地区维和行动。中国还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减免了非洲31个国家总共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并为近30个非洲国家190种税目的对华出口商品提供免税待遇。与此同时,非洲各国的出口产品,包括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在过去5年间,1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20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中国也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个文化协定执行项目,占半个世纪以来签约总数的五分之一。摘自中国外交部网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外交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2)结合材料指出中国处理与邻国的政策,中国和平发展对它们的影响。(3)结合材料4分析中国处理与以非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政策。
查看答案
材料1朝鲜半岛核问题是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将核武器部署在韩国,从而对朝鲜构成严重威胁。在苏联帮助下,朝鲜在大川和宁边两地建造了和平利用核能的设施,其中的核反应堆能提炼用于生产核武器的钚。朝鲜核问题由此而生。1994年10月,朝美签订日内瓦核协议,对双方均作出了必要的规定,但朝美相互指责对方没有履行协议规定的应尽义务。2002年,朝核问题出现危机,美国认为朝鲜必须立即停止其核计划,这是通过对话化解危机的前提;拒绝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力图在外交上孤立朝鲜,采取封锁等手段并向朝鲜施加压力。摘自2003年第2期《嘹望》材料2中国积极斡旋朝核危机。在中国的努力下,2003年8月,朝、韩、美、日、俄、中六国在北京举行了第一轮六方会谈。2()04年2月和6月又举行了第二轮和第三轮。2005年7—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以《共同声明》的通过告终。在《共同声明》中,朝鲜放弃一切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美国和日本承诺将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有关各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通过双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摘自2005年9月21日《人民日报》请回答:(1)结合六方会谈评析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2)简要说明中罔在朝核危机问题上的立场。(3)评析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作用。
材料1在南美,2005年4月在原南共体和安第斯集团的基础上,建立了有12个国家组成的南美国家共同体。在亚洲,已经有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也进而建立了10+3(东盟十个成员国加中日韩)的联合。中国正在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2005年12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东亚首脑会议,形成新的机制。南亚7国已经形成联盟,并决定吸收阿富汗、中国和日本为观察员。上海合作组织在原来6国成员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为观察员。摘自徐敦信主编《世界大势与中国和平发展》材料2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迎来了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其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占世界贸易的50%,工业研究的80%,生产技术的90%,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3/4,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的90%。摘自教育部社科司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请回答:①运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②评析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影响和实质。③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材料1冷战结束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攀升,1993年达到593亿美元,占到美国对外贸易顺差的51%,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1993年4月,日美开始就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进行谈判,但谈判很快陷入僵局。1995年5月,美日分别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控告对方违反多边贸易原则。日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危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它们一致呼吁日美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摘自徐敦信主编《世界大势与和谐世界》材料2现在看来,今后一二十年中,中国无疑会在太平洋彼岸居于支配地位。中美即使并不实际开战,它们之间的争夺也将成为21世纪头几十年中主要的全球争夺。摘自伯恩斯坦、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1997年)材料3纪思道争辩说,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已经比过去变得更为负责,很多国际问题,无论是反恐、朝鲜核危机、国际贸易、全球气温还是抗SARS病毒和防艾滋病等问题,都需要中国的合作参与。摘自2003年6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结合材料分析,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与冷战期间有何不同
材料1希腊国家本身的生存,今天受到了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一旦希腊作为独立国家陨落,这对它的邻国土耳其的影响将是直接的、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不仅如此,还将给欧洲一些国家带来深刻影响,甚至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建立起来的极权政体,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危害着美国的安全。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摘自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咨文材料2美国的外交政策要建立在对它的价值保持一贯纯正以及对它的历史观点保持乐观的基础上。美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前提是反映美国对于促进人权事业所负有的基本义务、工业化民主国家间的密切合作、强有力的防御能力和以更全面地和更对等的方式改善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缩小南北差距以及鼓励所有国家摆脱狭隘的国家利益而关注诸如核战争的威胁、种族仇恨、军备竞赛、环境污染、饥饿、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摘自1977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卡特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讲话材料3美国现在的目标不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谋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苏联要在国际上以较负责的态度行事,在国内政策方面朝着较开放和民主化的方向前进,以便回到世界秩序中来,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摘自1989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的讲话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及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