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后其电阻会随外加应力等的变化而成比例改变。科学家们指出,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智能混凝土”具有传感器功能,在道路和桥梁等建筑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由于碳纤维比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实际上在混凝土中添加很少量的碳纤维成分,即可起到改变其电阻的作用。研究表明,混凝土中加入的碳纤维只需占到混凝土总体积的0.2%~0.5%,混凝土电阻就会按外加应力和压力变化而作出相应改变,而成为“智能混凝土”。 科学家们指出,当“智能混凝土”受外在压力等的作用发生变形后,其内部的碳纤维与水泥浆之间的接触程度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电阻变化。这一机制使得“智能混凝土”可充当灵敏度非常高的压力和应力探测器。“智能混凝土”在投入应用之前,可预先在实验室内通过测试而得出外加压力与混凝土电阻变化间的比例关系。这样,当汽车驶上“智能混凝土”构筑的路面时,通过测量路面电阻变化就要方便地称量出汽车的重量。利用同样的原理,甚至还可借助“智能混凝土”实验时测量桥梁的震动情况。 请选择适合本文的最佳标题()。

A. “智能混凝土”的诞生
B. 新的称量方法
C. 混凝土的加工
D. 电阻的灵敏度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后其电阻会随外加应力等的变化而成比例改变。科学家们指出,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智能混凝土”具有传感器功能,在道路和桥梁等建筑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由于碳纤维比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实际上在混凝土中添加很少量的碳纤维成分,即可起到改变其电阻的作用。研究表明,混凝土中加入的碳纤维只需占到混凝土总体积的0.2%~0.5%,混凝土电阻就会按外加应力和压力变化而作出相应改变,而成为“智能混凝土”。 科学家们指出,当“智能混凝土”受外在压力等的作用发生变形后,其内部的碳纤维与水泥浆之间的接触程度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电阻变化。这一机制使得“智能混凝土”可充当灵敏度非常高的压力和应力探测器。“智能混凝土”在投入应用之前,可预先在实验室内通过测试而得出外加压力与混凝土电阻变化间的比例关系。这样,当汽车驶上“智能混凝土”构筑的路面时,通过测量路面电阻变化就要方便地称量出汽车的重量。利用同样的原理,甚至还可借助“智能混凝土”实验时测量桥梁的震动情况。 对于美国科学家的新发现,下面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 加入碳纤维的混凝土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B. 加入碳纤维的“智能混凝土”具有传感器的功能
C. 利用“加入碳纤维的混凝土”制成的“智能混凝土”具有传感器的功能
D. 加入碳纤维的混凝土的电阻会随外应力等的变化而成比例改变

全球现有活火山600多座,其活动程度可分为喷溢、喷发、爆发3个等级。火山爆发是极强烈的火山活动,范围更大的火山爆发则会给地球环境及生物造成大灾害。 火山爆发除了直接灾害外,还可能引起区域性、全球性气候异常,带来其他自然灾害。 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专家们分析后认为: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引起了亚洲广大地区天气异常,这可能是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据美国地质学家兰皮诺和考古学家安布罗斯考证,现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巴火山,在7.1万年前曾有过一次极其强烈的爆发。那次火山爆发向大气层喷出了8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使北半球1/3地区持续几个星期笼罩在黑暗之中;然后是长达6年的冬季效应,北半球可能是3/4的植物死亡;再后是长达千年的冰期,5万到7万年前的人口以及物种遗传变化的急剧减少,有可能是多巴火山大爆发造成的,不过,专家们又认为:像多巴火山这样强烈的爆发事件,在21世纪发生的可能性只有1/10000000,故此我们毋须过多担忧。 1999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伦尼等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新泽西州到西非的环大西洋火山岩的研究,提出了“火山爆发形成大西洋”的假说。他们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迄今为止最强烈的火山爆发,从而使位于现在大西洋位置的原始泛大陆(古代大陆)分裂为几个大洲,并形成大西洋。他们估计:这次火山爆发产生了巨大的熔岩流,其覆盖面积达700万平方千米,持续时间长达几百万年。这次火山爆发时间正好与三叠纪与侏罗纪的衔接相吻合,大约50%的海洋物种和一些爬行动物都遭到灭顶之灾,从而为后来恐龙的出现和兴盛创造了条件。不过,这一假说尚未得到证实。 文中提到的被确认给地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火山爆发有()。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后其电阻会随外加应力等的变化而成比例改变。科学家们指出,利用这一特性制成的“智能混凝土”具有传感器功能,在道路和桥梁等建筑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由于碳纤维比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实际上在混凝土中添加很少量的碳纤维成分,即可起到改变其电阻的作用。研究表明,混凝土中加入的碳纤维只需占到混凝土总体积的0.2%~0.5%,混凝土电阻就会按外加应力和压力变化而作出相应改变,而成为“智能混凝土”。 科学家们指出,当“智能混凝土”受外在压力等的作用发生变形后,其内部的碳纤维与水泥浆之间的接触程度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电阻变化。这一机制使得“智能混凝土”可充当灵敏度非常高的压力和应力探测器。“智能混凝土”在投入应用之前,可预先在实验室内通过测试而得出外加压力与混凝土电阻变化间的比例关系。这样,当汽车驶上“智能混凝土”构筑的路面时,通过测量路面电阻变化就要方便地称量出汽车的重量。利用同样的原理,甚至还可借助“智能混凝土”实验时测量桥梁的震动情况。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碳纤维比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具有更优异的导电性能
B. 混凝土中添加很少量的碳纤维成分,即可起到改变其电阻的作用
C. “智能混凝土”投入使用前,必须预先测试出其外加压力与混凝土电阻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D. 人们可在“智能混凝土”路面上方便地称量出所通过的汽车的重量

全球现有活火山600多座,其活动程度可分为喷溢、喷发、爆发3个等级。火山爆发是极强烈的火山活动,范围更大的火山爆发则会给地球环境及生物造成大灾害。 火山爆发除了直接灾害外,还可能引起区域性、全球性气候异常,带来其他自然灾害。 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专家们分析后认为: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爆发引起了亚洲广大地区天气异常,这可能是洪水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据美国地质学家兰皮诺和考古学家安布罗斯考证,现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巴火山,在7.1万年前曾有过一次极其强烈的爆发。那次火山爆发向大气层喷出了8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使北半球1/3地区持续几个星期笼罩在黑暗之中;然后是长达6年的冬季效应,北半球可能是3/4的植物死亡;再后是长达千年的冰期,5万到7万年前的人口以及物种遗传变化的急剧减少,有可能是多巴火山大爆发造成的,不过,专家们又认为:像多巴火山这样强烈的爆发事件,在21世纪发生的可能性只有1/10000000,故此我们毋须过多担忧。 1999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伦尼等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新泽西州到西非的环大西洋火山岩的研究,提出了“火山爆发形成大西洋”的假说。他们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迄今为止最强烈的火山爆发,从而使位于现在大西洋位置的原始泛大陆(古代大陆)分裂为几个大洲,并形成大西洋。他们估计:这次火山爆发产生了巨大的熔岩流,其覆盖面积达700万平方千米,持续时间长达几百万年。这次火山爆发时间正好与三叠纪与侏罗纪的衔接相吻合,大约50%的海洋物种和一些爬行动物都遭到灭顶之灾,从而为后来恐龙的出现和兴盛创造了条件。不过,这一假说尚未得到证实。 下列标题中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火山爆发的现象
B. 火山爆发对地球的影响
C. 火山爆发与气候变化
D. 火山爆发与地球假说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