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甲公司从2012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以9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20%的普通股股份,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12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与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相同。2012年3月12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2011年现金股利200万元。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1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10万元,未发生其他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2)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基于对乙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银行存款3800万元增持乙公司60%的普通股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4900万元,差额由乙公司办公大楼产生,其账面价值为850万元,公允价值为145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当日甲公司之前持有的乙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80万元。(3)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又出资1356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18%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200万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98%的股权出资设立丙公司。2014年上半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14年10月1日,甲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1600万元。乙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4)2014年,甲、丁、戊三家公司共同设立一项兴建生产线的安排,总投资为5000万元,甲、丁、戊公司分别出资2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按照相关协议约定,甲、丁公司能够共同控制安排,该生产线建成之后,双方按出资比例分享收入、分担费用;戊公司对该合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并且无重大影响。2014年,该安排共取得收入2000万元,发生各项支出1100万元。(5)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相同。要求: 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进一步购买乙公司18%股权的交易性质,说明判断依据,并计算该项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的影响金额。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级财政部门要求,参照执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等规定,并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该省气象局下设一所气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14年11月,该省气象局财务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工作会议,对下列事项进行研究:关于对下属气象研究中心的管理事项(1)在2015年“二上”预算编制阶段,研究中心根据当地供暖费上调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日常公用经费的预算控制数内,适当减少物业及保安费、增加供暖费。会议建议审核同意并报省财政厅。(2)2014年4月份以来,为响应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倡导,研究中心聘用了10名下岗职工。为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研究中心直接动用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转中日常公用经费结转15万元以弥补人员增资缺口。(3)研究中心一房屋修缮项目原计划于2014年2至5月份实施,该项目已于1月底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并于2月初与工程施工方签订合同。但由于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房屋修缮工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合同无法如期实施。2014年5月30日,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研究中心将该项目资金用于正在实施的其他基建项目。(4)2014年6月,研究中心经财政批复购置一套研究设备,与中标的甲公司签订了总价500万元的政府采购合同。为了保证服务配套的要求,研究中心决定继续从原供应商甲公司处采购金额为60万元的配套设备。(5)2014年7月,采购工作人员王某购买一批价值5万元的研究材料,通过公务卡结算并已经办理报销还款手续。8月,研究人员使用该批材料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根据合同约定,研究中心已将该批材料全数退回,供应商已将5万元退货款退回王某公务卡。根据公务卡管理制度的规定,王某在收到退款后,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了退款手续,财务部门据此将李某公务卡中的5万元退货款退回研究中心零余额账户并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万元,冲销相应支出5万元。(6)2013年9月,研究中心支付价款10万元购入5年期国债,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500元。该批国债面值总额10万元,票面年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2014年8月,研究中心收到国债利息5000元,并将其计入事业收入。关于气象局本级的事项(7)2014年5月,为进一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气象局重新修订了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案。修订后的方案指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8)财务处赵某等编制的2015年度气象局(未实行归口管理)本级“一上”预算草案中,将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类,按照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9)2014年6月,气象局收到上半年设备出租款50万元,财务处李某将收到的租金款作为其他收入处理。(10)2014年10月,气象局对现有的财务软件进行漏洞修补,由此产生的支出5万元已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财务人员据此做增加无形资产和财政拨款收入各5万元的处理。要求:根据部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采购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下分析、判断: 判断研究中心事项(3)的做法或处理是否正确。(对事项(1)至(4),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事项(5)、(6),如不正确,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

某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级财政部门要求,参照执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等规定,并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该省气象局下设一所气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14年11月,该省气象局财务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工作会议,对下列事项进行研究:关于对下属气象研究中心的管理事项(1)在2015年“二上”预算编制阶段,研究中心根据当地供暖费上调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日常公用经费的预算控制数内,适当减少物业及保安费、增加供暖费。会议建议审核同意并报省财政厅。(2)2014年4月份以来,为响应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倡导,研究中心聘用了10名下岗职工。为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研究中心直接动用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转中日常公用经费结转15万元以弥补人员增资缺口。(3)研究中心一房屋修缮项目原计划于2014年2至5月份实施,该项目已于1月底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并于2月初与工程施工方签订合同。但由于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房屋修缮工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合同无法如期实施。2014年5月30日,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研究中心将该项目资金用于正在实施的其他基建项目。(4)2014年6月,研究中心经财政批复购置一套研究设备,与中标的甲公司签订了总价500万元的政府采购合同。为了保证服务配套的要求,研究中心决定继续从原供应商甲公司处采购金额为60万元的配套设备。(5)2014年7月,采购工作人员王某购买一批价值5万元的研究材料,通过公务卡结算并已经办理报销还款手续。8月,研究人员使用该批材料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根据合同约定,研究中心已将该批材料全数退回,供应商已将5万元退货款退回王某公务卡。根据公务卡管理制度的规定,王某在收到退款后,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了退款手续,财务部门据此将李某公务卡中的5万元退货款退回研究中心零余额账户并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万元,冲销相应支出5万元。(6)2013年9月,研究中心支付价款10万元购入5年期国债,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500元。该批国债面值总额10万元,票面年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2014年8月,研究中心收到国债利息5000元,并将其计入事业收入。关于气象局本级的事项(7)2014年5月,为进一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气象局重新修订了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案。修订后的方案指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8)财务处赵某等编制的2015年度气象局(未实行归口管理)本级“一上”预算草案中,将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类,按照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9)2014年6月,气象局收到上半年设备出租款50万元,财务处李某将收到的租金款作为其他收入处理。(10)2014年10月,气象局对现有的财务软件进行漏洞修补,由此产生的支出5万元已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财务人员据此做增加无形资产和财政拨款收入各5万元的处理。要求:根据部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采购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下分析、判断: 判断研究中心事项(5)的做法或处理是否正确。(对事项(1)至(4),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事项(5)、(6),如不正确,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

某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级财政部门要求,参照执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等规定,并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该省气象局下设一所气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14年11月,该省气象局财务处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工作会议,对下列事项进行研究:关于对下属气象研究中心的管理事项(1)在2015年“二上”预算编制阶段,研究中心根据当地供暖费上调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日常公用经费的预算控制数内,适当减少物业及保安费、增加供暖费。会议建议审核同意并报省财政厅。(2)2014年4月份以来,为响应地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倡导,研究中心聘用了10名下岗职工。为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研究中心直接动用以前年度基本支出结转中日常公用经费结转15万元以弥补人员增资缺口。(3)研究中心一房屋修缮项目原计划于2014年2至5月份实施,该项目已于1月底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并于2月初与工程施工方签订合同。但由于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房屋修缮工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合同无法如期实施。2014年5月30日,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研究中心将该项目资金用于正在实施的其他基建项目。(4)2014年6月,研究中心经财政批复购置一套研究设备,与中标的甲公司签订了总价500万元的政府采购合同。为了保证服务配套的要求,研究中心决定继续从原供应商甲公司处采购金额为60万元的配套设备。(5)2014年7月,采购工作人员王某购买一批价值5万元的研究材料,通过公务卡结算并已经办理报销还款手续。8月,研究人员使用该批材料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根据合同约定,研究中心已将该批材料全数退回,供应商已将5万元退货款退回王某公务卡。根据公务卡管理制度的规定,王某在收到退款后,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了退款手续,财务部门据此将李某公务卡中的5万元退货款退回研究中心零余额账户并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万元,冲销相应支出5万元。(6)2013年9月,研究中心支付价款10万元购入5年期国债,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500元。该批国债面值总额10万元,票面年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2014年8月,研究中心收到国债利息5000元,并将其计入事业收入。关于气象局本级的事项(7)2014年5月,为进一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气象局重新修订了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案。修订后的方案指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8)财务处赵某等编制的2015年度气象局(未实行归口管理)本级“一上”预算草案中,将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类,按照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9)2014年6月,气象局收到上半年设备出租款50万元,财务处李某将收到的租金款作为其他收入处理。(10)2014年10月,气象局对现有的财务软件进行漏洞修补,由此产生的支出5万元已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财务人员据此做增加无形资产和财政拨款收入各5万元的处理。要求:根据部门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采购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如下分析、判断: 判断研究中心事项(6)的做法或处理是否正确。(对事项(1)至(4),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对事项(5)、(6),如不正确,分别说明正确的处理。)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甲公司从2012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以9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20%的普通股股份,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12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与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相同。2012年3月12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2011年现金股利200万元。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1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10万元,未发生其他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2)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基于对乙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银行存款3800万元增持乙公司60%的普通股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4900万元,差额由乙公司办公大楼产生,其账面价值为850万元,公允价值为145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当日甲公司之前持有的乙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80万元。(3)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又出资1356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18%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200万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98%的股权出资设立丙公司。2014年上半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14年10月1日,甲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1600万元。乙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4)2014年,甲、丁、戊三家公司共同设立一项兴建生产线的安排,总投资为5000万元,甲、丁、戊公司分别出资2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按照相关协议约定,甲、丁公司能够共同控制安排,该生产线建成之后,双方按出资比例分享收入、分担费用;戊公司对该合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并且无重大影响。2014年,该安排共取得收入2000万元,发生各项支出1100万元。(5)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相同。要求: 根据资料(3),分析判断丙公司取得乙公司98%的股权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