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病历摘要: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技术、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等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为()
A. 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大于12小时)一般而言不必制成缓释制剂
B. 维生素B2可制成缓释制剂,以提高其在小肠的吸收
C. 缓释或控释制剂中所含的药物往往超过一次剂量,如设计不周、工艺不良或释药太快等原因,有使患者中毒的可能。故药效激烈的药物,通常不适于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D. 对于水溶性药物,可制备成W/O型乳剂,以延缓释药
E. 渗透泵型片剂与包衣片相似,只是在包衣片剂的一端用激光开一细孔,药物由孔流出
F. 控释制剂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过程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8岁,常规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3天后出现双眼红、眼痛、流泪、发热,在当地医院用头孢类药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次日出现双眼红肿,面部躯干红斑丘疹水泡,予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支持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双眼及口唇肿痛,分泌物多,视力逐渐下降,且皮疹蔓延至全身。眼科检查:视力OD0.6,OS光感,右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6mm,外侧约3mm,上下睑间粘连处呈淡红色膜状,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弥漫点状缺损,基质层散在小片白色混浊,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7mm,外侧约5mm,上睑结膜与角膜粘连,遮盖近4/5角膜,余角膜混浊,眼内结构窥不见。 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
A. 局部清创联合抗生素药物治疗
B.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C. 结膜囊成形术
D. 补充维生素及维生素D
E. 局部滴用自家血清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60岁,因老年性白内障,行右眼Phaco+IOL植入术。术后第1天视力0.7。术后第3天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至0.02。检查见右眼睑肿胀、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前房积脓1mm,虹膜肿胀,瞳孔区黄白色渗出膜,眼内视不清。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B.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C. 角膜内皮失代偿
D. 化脓性眼内炎
E. 开角型青光眼
案例分析题男,46岁。发现右眼睑皮下硬结半月余,自觉无明显不适。检查:右眼视力正常,眼睑皮肤稍隆起,眼睑皮下可触及一黄豆大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无明显压痛,局部睑结膜暗红色充血,余无异常发现。 可能性最大的诊断为()
A. 睑板腺囊肿
B. 内睑腺炎
C. 外睑腺炎
D. 眦部睑缘炎
E. 鳞屑性睑缘炎
案例分析题一患者18岁,近期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明显。OD:-6.00DS/-3.75DC×48→0.4:OS:-8.00DS/-4.50DC×15→0.1,屈光介质清,眼底无明显病变,角膜曲率:OD:52.00@125,49.00@35;OS:54.00D@100;50.25@20。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先天性高度近视伴高度散光
B. 病理性进展近视
C. 屈光性弱视
D. 圆锥角膜
E. 角膜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