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某污水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基坑宽度为7.3m,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施工前,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编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 (2)人员工资严格执行劳动定额。 (3)机械使用严格执行定额管理。 在工程实施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发现工程量清单中的模板和脚手架费用没有报价,在详细测算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后,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费用索赔。 分析背景,确定降水井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污水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基坑宽度为7.3m,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施工前,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编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并制定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 (2)人员工资严格执行劳动定额。 (3)机械使用严格执行定额管理。 在工程实施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发现工程量清单中的模板和脚手架费用没有报价,在详细测算了模板和脚手架费用后,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费用索赔。 项目部向监理工程师的费用索赔申请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A公司中标的某城市高架桥跨线工程,为15跨25m预应力简支梁结构,桥面宽22m;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基础,埋置式承台,Y型独立式立柱。工程工期210天,中标价2850万元。经过成本预测分析,项目目标成本为2600万元,其中管理成本(间接成本)占10%。根据总体安排,组建了以二级注册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王某为项目负责人的管理班子。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编制目标成本时发现投标报价清单中灌注桩单价偏高,桥面沥青砼面层单价偏低。 事件二:工程开工两个月后,因资金不足,贷款500万元,共支付利息30万元。 事件三:某承台开挖基坑时发现文物,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停工30天,导致总工期拖延10天,未发生直接成本损失。 试用不平衡报价法解释事件一中A公司投标报价的做法。

案例分析题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有哪些?

案例分析题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长2.24km,道路宽度30m。其中,路面宽18m,两侧人行道各宽6m;雨、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线两边各7m。路面为厚220mm的C30水泥砼;基层为厚200mm石灰粉煤灰碎石;底基层为厚300mm、剂量为10%的石灰土。工程从当年3月5日开始,工期共计300天。施工单位中标价为2534.12万元(包括措施项目费)。 招标时,设计文件明确:地面以下2.4~4.1m会出现地下水,雨、污水管道埋深在4~5m。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石灰土雨期施工措施为:①石灰土集中拌合,拌合料遇雨加盖苫布;②按日进度进行摊铺,进入现场石灰土,随到随摊铺;③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决定处理方案。 对水泥砼面层冬期施工措施为:①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50C或最低气温低于-150C时,应停止施工;②使用的水泥掺入10%的粉煤灰;③对搅拌物中掺加优选确定的早强剂、防冻剂;④养护期内应加强保温、保湿覆盖。 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签字后,开始施工。当开挖沟槽后,出现地下水。项目部采用单排井点降水后,管道施工才得以继续进行。项目经理将降水费用上报,要求建设单位给予赔偿。 水泥砼面层冬期施工所采取措施中有不妥之处并且不全面,请改正错误并补充完善。

答案查题题库